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逐梦科技星河 点亮青春之光|烟台中小学生习作园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9:16:00    

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七班 陈为柯

当“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万米深渊,当“福建舰”航母劈波斩浪驶向深蓝,我稚嫩的心灵被科技的力量深深震撼。这个暑假,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与天津航母公园的研学之旅中,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大国重器,如同璀璨星河中最亮的星辰,在我心中播撒下追逐科技梦想的种子。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蔚蓝世界里,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中华民族“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科技壮举。当全息投影再现“蛟龙号”在7000米海底采集样本的场景,当互动屏幕展示我国自主研制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展品,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用青春与智慧铸就的科技丰碑。特别是站在“深海勇士号”1:1模型前,透过观察窗看到模拟的深海热液生态系统时,我忽然懂得:这些大国重器正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金钥匙,而科技创新的火炬,终将由我们这代少年接力传递。

当踏入天津航母公园的那一刻,一艘钢铁巨兽赫然伫立在碧海蓝天之间,它不仅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国科技腾飞的生动注脚。走进航母内部,精密复杂的舰载系统令我叹为观止:相控阵雷达如同“天眼”般洞察千里,电磁弹射系统展示着中国制造的非凡实力,智能指挥中心里跳动的数据流演绎着数字时代的战争艺术。父亲告诉我,这艘海上堡垒的每一个零件都凝聚着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坚韧精神。仰望甲板上整齐列阵的舰载机群,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蔚蓝画卷上书写着强国梦想的壮丽诗篇。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科技不仅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脊梁。

夕阳西下,返程的车窗上映照着天边的晚霞,我的心中却升起不落的科技朝阳。书包里珍藏的研学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个震撼瞬间。我深知,今日所见所闻不过是中国科技星河中的点点星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点点星火汇聚成燎原之势。正如钱学森爷爷所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必将以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为帆,以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为舵,在浩瀚的科技星河中勇敢追梦,让青春之光点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为激发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大小新闻教育频道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习作,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即可。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也欢迎各位老师荐稿。作品可以配发小作者的生活照。

投稿邮箱:121157218@QQ.com

提醒:投稿时请注明小作者姓名、学校和班级,以及“习作园地”字样。

责编:刘岩

相关文章

  • 央地合作硕果盈枝 沈阳超额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央地合作部署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保障,央地合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891.1亿元;新落地央企区域总部1家、子公司11家、分公司4家,合计注册资本11.8亿元,超额实现央地合作“双过半”目标,各项工作位居全省首位。项目引擎全速运

    2025-08-21 01:05:00
  • 一场关于文物的“精神考古” 纪录片,《吴越国》在吴越文化博物馆热拍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宇浩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承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吴越国》走进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开启了核心文物的实拍阶段。吴越文化博物馆于2024年正式开放,是我国首个关于吴越国历史文化的

    2025-08-17 10:32:00
  • 中国美食节、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民族美食文化节将在青岛联袂举办

    往年美食节,资深厨师现场展示厨艺。资料图片  早报8月13日讯 8月13日,记者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青岛嘉年华举办,9月5日至14日将同步举办惠民美食嘉年华活动。本届美食节是商务部202

    2025-08-14 09:33:00
  • 海疆寻踪忆峥嵘——“山海寻味”台湾青年交流营威海掠影

    中国台湾网8月12日讯 8月9日至10日,“山海寻味”台湾青年交流营循着海风的指引,踏入威海这片交织着历史厚重与青春律动的土地。从甲午风云的历史回响到公园海景的壮阔,从华工故事的深沉记忆到网红街巷的青春气息,台湾青年在这片海疆大地上,于风雨中触摸历史厚重,在山海间感受温情共鸣。台湾青年参观甲午战争博

    2025-08-12 19:21:00
  • (成都世运会)外国记者看世运:赛场内外皆精彩

    中新社成都8月9日电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从住宿、场馆到服务,一切都好。”截至目前,斯洛伐克记者塔拉比克·米哈尔(TARABIK Michal)对自己首次世运会报道之旅十分满意。工作中的斯洛伐克记者塔拉比克·米哈尔(TARABIK Michal)。中新社记者 何浠 摄塔拉比克·米哈尔的目光不仅

    2025-08-09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