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禽蛋产量达到3772吨,王益区积极探索蛋鸡产业化发展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1:51:00    

王芳莉(左二)与工人们查看蛋鸡生长情况

“一个鸡舍里有2万只鸡,平常只需要2个工人操作设备,不到十分钟就能喂完,智能化养殖让我们节省了不少人工成本。”王益区王益街道塬畔村蛋鸡养殖户王芳莉一边按下饲料投送按键,一边介绍她的养殖生意经。

走进王芳莉的鸡场,全自动化鸡舍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的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不时有鸡蛋滚进蛋槽。

从1995年的500只发展到现在的20万只,王芳莉在塬畔村相继建起了远大、秦农、秦大3个养鸡场,分别由她和两个女儿经营,敢闯敢拼的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我们的鸡蛋壳光滑、干净,卖相好,品质高,市场上供不应求,西安、延安、咸阳等地客商整车拉货,都是现钱结账。”王芳莉介绍,养鸡看似不难,其实门道不少,在喂养过程中她自己摸索了一套饲料配比方法,增加禽类维生素和益生菌,所产的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

对于有养殖意愿的村民,王芳莉都会耐心地向他们传授养殖技术经验,现场进行指导,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实现从一人富到带动一方富。

“我年纪大了,出去不好找活,在养殖场里上班,不仅离家近,还能赚到钱,工作量也不大。”工人孙女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干起活来手脚麻利,认真地打扫着鸡舍。

孙女士以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种上班模式让她很满意。像孙女士这样在王芳莉鸡场务工的村民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养殖场共带动15名村民长期务工,每年支出劳务工资30多万元。

“我们按照‘生态绿色化、生产高效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思路,聚力打造‘精、特、优’高效畜牧产业,以盛发和绿林为龙头的养殖场,推广海兰、罗曼高品质蛋鸡品种,做优做强产业链前端,全力保障全区畜禽产品有效供给。”王益区畜牧站负责人张宏侠说。

近年来,王益区积极探索蛋鸡产业化发展模式,持续推进蛋鸡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着力构建“自动化、规模化、精细化”的蛋鸡养殖体系,努力将蛋鸡产业孵化打造成富民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如今,该区共有家禽规模场9家,饲养量达到56.16万羽,禽蛋产量达到3772吨。

相关文章

  • 首趟南通道特快班列如期抵达!重庆高效链接“中间走廊”

    重庆广电-第1眼TV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当地时间7月21日下午,一列满载通讯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班列缓缓驶入伊斯坦布尔哈尔卡利车站。至此,于6月29日从中国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启程的首趟中欧班列南通道特快班列,跨越山海顺利运抵,标志着中欧班列南通道建设正式迈入高效快捷新阶段,为亚欧大陆贸易便利化注入强劲

    2025-07-22 11:35:00
  • 花几百万建新公厕,领导来了才能用?工作人员:村民素质不高

    据央视新闻7月20日消息《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相关话题今早冲到热搜第二一边是崭新的公厕“铁将军把门”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建好的公厕为何长期大门紧闭?新厕锁门 旧厕熏人稷山县农村出现高标准公厕

    2025-07-21 14:15:00
  • 经济一线蹲点调研│国家级“绿色工厂”淬炼记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邵平报道:在南昌高新区,南昌科勒有限公司这家扎根20年的外商独资企业,正以自身的发展实践生动诠释着“绿色工厂”的理念。7月7日,记者深入南昌科勒生产一线蹲点调研,探寻其在浪潮中的创新突破。“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在智能化改造上的投入,就是要让生产更高效、更稳定。”南

    2025-07-09 20:30:00
  • 从“村BA”看顺义乡村活力

    村与村之间的篮球赛究竟藏着怎样的魅力?带着这份好奇记者近日来到了龙湾屯镇在柳庄户村的篮球场上“风云龙湾”龙湾屯镇首届“村BA”3V3篮球联赛激战正酣球员全神贯注地比赛。赛场上,裁判哨声响起,球员们身姿矫健,斗志昂扬,防守拼抢积极,进攻配合默契,巧妙挡拆、灵活空切创造得分良机。每一次的激烈对抗,都引得

    2025-07-03 22:36:00
  • 南瓜、甘薯扎根,低产丘陵地变身致富“聚宝盆”

    盛夏时节,邹城市城前镇东南河村的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村民们穿梭在田垄间,将成熟的南瓜摘下,装袋、搬运,汗水湿透衣衫也难掩脸上的笑意。“今年这贝贝南瓜真是大丰收!”村民张女士擦了把汗,兴奋地说道,“一亩地能产南瓜4500斤左右,纯利润能达到3500元。”东南河村过去以种植花生地瓜等传统作物为主,部分丘

    2025-06-28 1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