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重点整治到全域和美,张家口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3:04:00    

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市情、农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布局建设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9个,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511个,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第一仗”。张家口市始终将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改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全域治理。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治理模式,确保乡村环境干净整洁。以村庄周边、道路两侧、田间地头、河道坑塘等区域为重点,利用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污水乱排乱放、垃圾随意倾倒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及时交办,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清零。截至2024年底,全市4173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已全部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的困境。

农村厕所革命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关键一环。张家口市坚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厕所改造。在改厕过程中,严把产品质量关和施工监管关,确保改造一座、成功一座、使用一座、效果良好一座。同时,高度重视厕所的后期管护工作,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探索健全了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共厕所管护以及运行监管等“五项机制”,确保改厕成果能够长期惠及于民,切实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满意度。2024年,全市高质量完成了6611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并新建了216座标准化公共厕所,恢复重建了7座粪污处理站,农村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的重要举措。张家口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污水治理模式,2024年成功完成了242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保护了乡村水生态环境。

此外,全市还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2024年完成村庄绿化面积达868.6亩;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和精品庭院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家园美化行动中来,2024年共创建美丽庭院42112户、精品庭院10493户,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庭院整洁,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再提升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宜居宜业的基础支撑。张家口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努力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便利的生活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乡村发展的命脉。张家口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2024年,全市新建和改建“四好农村路”844.8公里,一条条平坦整洁的乡村公路延伸到村庄深处,打通了农村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张家口市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2024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897.83公里,有效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完成了1289处农村安全饮水维养工程,并对79处供水工程进行了水质提升改造,确保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如今,行走在张家口的乡村,村庄亮化工程点亮了夜晚,标准化村卫生室守护着村民健康,农村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学前教育,功能完善的农村综合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畅通了城乡物资交流,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覆盖了千家万户……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和持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村治理效能节节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市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市聚焦“六位一体”村级组织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严格落实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深入推进“争先创A”行动,激发村级组织干事创业的活力。

乡风文明是和美乡村的灵魂。张家口市将乡风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针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及其他陈规陋习,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联合组织、宣传、民政等9个部门协同发力,建立了四项专班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立相关制度机制58个,4173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456名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度,主动落实减办规模、降低标准的要求,带动了1509名农民群众简办婚丧嫁娶。130名村“两委”干部带头简办活动,累计节约支出近300万元。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广泛开展村规民约故事讲述、移风易俗主题文化活动等,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91场,惠及群众164.4万人次,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在法治建设方面,全市村务公开“五规范”行政村占比稳定在95%以上,行政村网格化管理实现100%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2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5个村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记者 亢春宁)

相关文章

  • 2025年长治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在屯留区开幕

    盛夏七月,激情飞扬。7月23日上午,2025年长治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在屯留区体育中心开幕。来自全市各县(区)的中小学校足球代表队齐聚屯留,共同开启这场青春与梦想的绿茵盛宴。开幕式上,屯留区委书记牛海江在致辞中表示,屯留区素有“中国体育人的第二故乡”之称,老一辈体育人庄则栋、李梦华、张彩珍、何振梁

    2025-07-23 17:04:00
  • 花几百万建新公厕,领导来了才能用?工作人员:村民素质不高

    据央视新闻7月20日消息《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相关话题今早冲到热搜第二一边是崭新的公厕“铁将军把门”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建好的公厕为何长期大门紧闭?新厕锁门 旧厕熏人稷山县农村出现高标准公厕

    2025-07-21 14:15:00
  • 荔浦:鲜花彩树托起乡村振兴“美丽经济”

    盛夏时节,万物蓬勃。在荔浦市众多乡镇的花卉苗木基地,小叶赤楠、康乃馨等盆景整齐排列,正待销售;电商直播区里,观赏盆景苗木吸引了众多线上消费者的青睐;农事体验区内,游客正通过手机扫码了解或购买心仪的花木……近年来,荔浦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兴业,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鲜花彩树不仅美了乡村,还收

    2025-07-15 15:00:00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支持互联网优质创作 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

    观点网讯:7月15日据上海发布,互联网优质内容是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营造良好行业生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若干举措》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

    2025-07-15 11:25:00
  • 短暂凉爽过后,下周桂林高温天气还将返场

      在大家为“高温持久战”头疼时,一场久违的降雨给桂林“退烧”了。凉爽天气会持续多久?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桂林未来几天以阵雨天气为主,其中7月12日至13日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并可能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后期高温天气再现,最高气温35℃—37℃。  7月12日,受“退烧雨”影响,持

    2025-07-13 1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