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家银行宣布:这一业务停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00:00    

近日,招商银行发布通告称,为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该行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银行曾经为了便利化推出的无卡存取款服务,为何纷纷“踩下刹车”?

多位专家认为,这一调整主要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核心是平衡安全性和便捷性。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催生更安全的无卡化方案,但在现阶段来看,持卡交易仍是主流,用户可以转向手机银行、数字支付等替代渠道。

无卡存取款业务“踩刹车”

近年来,移动支付逐渐普及,银行卡和现金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我出门一般只带手机,确实很少会随身携带银行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厅内正在办理业务的周先生说。

记者在实地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中发现,少数银行ATM机尚可支持无卡扫码存款服务,但有一定限制。

例如,招商银行用户可以通过掌上生活或招商银行App扫描ATM机上的二维码办理,不过对存、取款次数均有10次的次数限制,存款单笔限额1万元,日累计限额为3万元,取款次数单日限额为2万元。

图片来源:记者通过招商银行App扫码后的画面

工商银行网点的ATM机支持手机银行扫描二维码取现,但是有5000元的取款限额。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几天扫码存款业务就要取消了,以后来银行办业务一定要带银行卡。如果实在没有带卡,也可以取号找人工办理。”

不过,记者发现,招商银行的ATM机除了扫码存款功能外,还有刷脸取款和手机Pay取款等功能,支持无卡取款。上述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此类技术相较于二维码会更安全一些。”

自2022年起,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就已停止ATM机二维码存款功能。去年5月,交通银行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农业银行也暂停掌银无卡取款功能,后续多家股份行和头部城商行也开始跟进。

2024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ATM等)也将不再支持本功能。同月,兴业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服务。

部分中小银行也在相继跟进,例如上海农商银行从2024年11月21日起停止企业客户无卡存取款业务,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则于2024年12月取消了自助设备的“预约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出于风险控制考量

银行收紧无卡业务或是出于“风险控制”。过去频频出现用虚假二维码盗刷银行卡等事件,也体现出无卡存取款虽然便捷,但是却不够安全。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业务的调整也与近年来对反洗钱加强监管有关,无卡存取款业务的身份验证机制相对薄弱,银行难以通过二维码准确识别用户身份,会增加反洗钱监控难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卡存取款技术安全性低,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诈骗的“后门”,扫码登录虽然便捷,却潜藏着风险隐患。

“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是为了更好防范风险,保障客户资产安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收缩,虽然对于习惯采用无卡存取款业务办理的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便,但也有助于保障其资金财产安全。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银行可以通过提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来提升安全性,同时尽量减少对客户带来的不便。例如,多家银行上线了声纹密码存取款服务,还有掌静脉识别、虹膜认证等生物识别技术也正在研究当中。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安全是一切金融业务的根基。对此,王蓬博建议,各家银行都应该加大对技术安全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宣传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近一年来已有超50家银行取消无卡存款相关业务

事实上,招商银行并非首家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的银行。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经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或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ATM扫码存款服务。

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民生银行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兴业银行自去年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描取款服务。

除大型银行外,多家中小银行也在持续跟进。山东省内的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自12月1日起陆续取消自助设备“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预计后期还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银行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是出于安全性、成本效率和业务优化等多方面的考量。虽然可能会给部分客户带来不便,但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从银行的角度看,此举也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并对降低运营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来源:新华网财经、上海证券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

相关文章

  • ST盛屯: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盛屯矿业”

    每经AI快讯,8月12日,ST盛屯(600711.SH)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8月14日起复牌交易,公司股票将撤销其他风险警示,A股股票简称由“ST盛屯”变更为“盛屯矿业”,证券代码仍为“600711”。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

    2025-08-12 17:42:00
  • 女子轻信“网红”遭诈骗,民警连劝10天保住400万

    近期,北京房山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成功劝阻、拦截了遭电信网络诈骗事主的转钱等行为。原来,家住房山的赵女士疑似遭遇了“网络交友投资”类型诈骗,房山反诈中心发现线索立即与赵女士取得联系,但赵女士却表示没有被骗,也不存在金钱交易。赵女士的反常行为,坚定了接警员的判断: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赵女士可能已经被诈骗分

    2025-08-08 13:41:00
  • 高质量投资行稳致远 【广发严选】南方益稳首日认购火爆

    当前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活跃度显著抬升之际,“固收+”策略凭借对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正汇聚成市场的新共识,并跃升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焦点。顺应这一趋势,由广发银行托管、南方基金作为管理人的南方益稳稳健增利债券基金(基金代码:A类024937,C类024938)今日起正式发行。据了解,首发

    2025-07-28 11:23:00
  • 证监会:5万元以内小额遗产继承可免公证

    7月25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额遗产继承程序的通知。此前,要想继承已故投资者的股票、基金等投资性资产,需要提交由公证机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如今,伴随上述通知的出台,如果遗产金额在5万元以内,无需办理公证,第一顺序继承人、公证遗嘱确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可凭借死亡证明、有效亲属关系证

    2025-07-26 17:46:00
  • 东方锆业:公司没有液态金属锆业务

    金融界7月2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东方锆业提问:请问公司液态金属能否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核电领域?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没有液态金属锆业务。公司产品涵盖氧氯化锆、电熔锆、二氧化锆、复合氧化锆、氧化锆陶瓷结构件等。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07-25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