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肛瘘患者:“不想治了,我真的太痛了!”肛瘘手术到底有多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56:00    

“大夫,我实在扛不住啦,这治疗我不想做了!” 诊室里,一位年轻小伙坐在椅子上,声音带着哭腔,几近崩溃。他面庞满是疲惫,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绝望。肛门附近反复的疼痛与流脓,早已把他折磨得身心俱疲,而医生刚提及的 “肛瘘手术”,更是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紧咬着牙,带着一丝苦笑,半开玩笑地问道:“大夫,这肛瘘手术到底得有多疼啊?该不会比女人生孩子还疼吧?”

医生微微顿了顿,轻轻放下手中的病历,目光专注地看着他,认真说道:“不是所有病都能靠硬扛就过去的。肛瘘这病确实让人遭罪,但手术的疼,远没你想得那么恐怖。治好了,往后的日子可就大不一样了。”

这番对话,恰似无数肛瘘患者内心挣扎的真实映照。肛瘘手术真有那么疼吗?这类手术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些选择接受治疗的患者,后来又怎样了呢?这些问题,引人深思,答案也远比想象中复杂。

肛瘘,是个让患者尴尬不已的病症。患病的人往往羞于开口,有的人因为怕麻烦,有的人畏惧疼痛,就这么一直拖着。可这病就像那句老话说的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拖得越久,带来的麻烦也就越多。它就像一个隐蔽在身体里的 “小火山口”,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部危机四伏。

肛瘘有着它独特的 “奇妙之处”,总能在肛门附近的皮肤 “开辟” 出一条 “捷径”,让脓液从中破口而出。如此一来,患者的日常生活被搅得一团糟,反复的疼痛、难忍的瘙痒,还有那挥之不去的窘迫感,时刻折磨着他们。有位年轻妈妈的经历,能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肛瘘带来的困扰。她正处于哺乳期,身体本就虚弱,不慎患上了肛周脓肿。起初,她只是隐隐觉得肛门附近有些疼痛,没太当回事,结果疼痛愈发严重,到后来连坐都坐不稳。几个月后,脓肿自行破溃,流出脓液,她还以为这是病情好转,病要 “自愈” 了,可谁能想到,疼痛不但没减轻,反而加剧了,最终确诊为复杂性肛瘘。她满脸无奈,苦笑着对医生说:“我宁愿再经历一次生孩子,也不想再受这罪了。”

这般对比,乍听有些夸张,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肛瘘患者内心的绝望。于是,大家不禁要问:肛瘘手术到底有多疼?它真能让患者彻底摆脱这份痛苦吗?

其实,手术的痛苦程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因自身身体素质以及病情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从医学角度深入剖析,肛瘘手术的疼痛主要源于三个阶段:术前的心理压力、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伤口恢复。

术前,不少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足够了解,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陷入 “越拖越害怕” 的恶性循环。有人把肛瘘手术比作爬山,山顶的风景好不好还不清楚,可爬山的过程肯定不轻松。但医生会告诉大家,肛瘘手术并非想象中那般复杂。如今,现代医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一整套完善的处理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能回归正常生活。

术中,先进的麻醉技术发挥了大作用,帮患者解决了大部分疼痛问题。无论是局部麻醉还是腰麻,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几乎感觉不到手术刀切割的疼痛。而且,术后还有镇痛药物辅助,能较好地控制疼痛。这么看来,手术过程本身的痛感,并非患者面临的最大挑战,真正难熬的,其实是术后的恢复期。

术后,伤口愈合是个需要极大耐心的过程。肛瘘手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手术部位 —— 肛门周围的皮肤。这个部位每天都要和粪便 “打交道”,清理和护理的难度相对较大。有人形容术后清洗伤口的感觉,就像是往刚长好的嫩肉上撒盐,疼得人直咧嘴。

不过,这种疼痛是暂时的。大多数患者在术后 2 到 4 周内,身体状况便能明显好转。更关键的是,术后的疼痛往往是 “治愈性” 的,而肛瘘本身带来的疼痛却是反复无常、无休无止的。有个典型案例,能让大家更有信心。一位 30 岁的男性患者,因为惧怕手术,硬是拖着肛瘘病情长达三年。这三年间,他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就连骑自行车这样简单的事,都成了奢望。然而,接受手术后,他的恢复过程比预想中顺利得多。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像往常一样跑步锻炼了。他感慨道:“真没想到,拖了三年的病,一个月就解决了。我都后悔自己咋没早点做手术。”

医学研究也表明,早期接受肛瘘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要是拖延治疗,肛瘘的通道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手术难度大幅增加,术后恢复也会更加痛苦。这就好比修理一条破损的水管,裂缝越大,修理起来花费的精力和成本也就越高。

那么,肛瘘手术有没有可能做到 “无痛” 呢?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完全无痛不太现实,但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以及有效的止痛措施,患者的痛苦能够降到最低。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术后每天用温盐水坐浴,这不仅能清洁伤口,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此外,适当使用止痛药、保持饮食清淡、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是术后恢复的关键要点。

心理调适同样不可忽视。许多患者在术后最初几天,会因为伤口疼痛而焦虑不安,甚至开始怀疑手术是否成功。在这个时候,医生的专业建议以及家人的贴心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肛瘘手术的成功率高达 90% 以上,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彻底告别疾病的纠缠。

再看回文章开头的那位患者,几个月后,他回到诊室复查时,整个人精神抖擞,状态与之前判若两人。他满脸笑容,对医生说道:“现在想想,当初那些害怕真没必要。术后虽说有点疼,但这疼得值。” 他的经历,或许能给那些正在犹豫是否要接受肛瘘手术的患者一些启示。

肛瘘手术到底有多疼?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手术带来的疼痛是短暂的,而肛瘘本身给患者造成的折磨却是长久的。与其在反复发作的疼痛中苦苦煎熬,不如勇敢地迈出治疗的第一步。有时候,真正让我们心生恐惧的,并非手术本身,而是对未知的担忧与害怕。

选择治疗,就是选择生活质量的提升,这选择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文章

  • ‌全国预防接种日:带状疱疹“防大于治”,慢病人群接种疫苗安排上

    “门诊上有一位7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本身他有周围神经病变,得了带状疱疹之后,疼痛的症状非常明显,导致患者难以入睡,其他并发症也更显著。”在“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主题科普采访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姜雅秋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

    2025-04-24 16:42:00
  • 斜视患者的新生:致谢医护团队,勇敢追求幸福

    近日,南昌洪城爱尔眼科医院乔丽萍博士带领的团队收到了一封来自斜视患者手写的感谢信。患者在信中特别提到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的专业医疗服务和舒适的就诊体验,并对乔丽萍博士、江燕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表达了感谢。据悉,患者小李(化名)的眼睛从小便有斜视问题,因家住山区,父母在外工作,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对于斜视

    2025-04-19 11:27:00
  • 术后三天就能下床!83岁老人肿瘤手术后快速康复

    长期以来,高龄患者被认为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不适合接受复杂高难度手术,但随着微创外科、智能化影像导航以及ERAS康复体系的进步,这一观念正在被打破。近日,83岁的梁奶奶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拆弹”手术——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切除了胰十二指肠部位直径7厘米的肿瘤。术后仅3天即

    2025-04-15 21:20:00
  • 房颤“一站式”手术:房颤治疗的“双保险”

    近日,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心血管病院何丽主任团队为一名高龄房颤患者成功实施了房颤“一站式”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心脏电生理技术方面进入了发展新阶段。患者83岁,有阵发性房颤,CHA2DS2-VASc-60评分提示存在高危的再次栓塞风险,HASBLED评分提示应用抗凝治疗过程中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何丽团队科

    2025-04-14 10:51:00
  • 昆医大附一院举办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系列活动

    4月11日至12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举办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学术交流暨患教系列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对血友病的认知,推动规范化诊疗和科学护理,减少出血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今年血友病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4月11日下午,医院在影像楼3楼会议室举行了多学科(

    2025-04-13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