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瞭望|理解青年压力,坚信青年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3:10:00    

任何时代,青年都是生力军。就当下来看,他们逐梦太空,在浩瀚宇宙写下中国探索;他们奋而起身,在科创领域勇攀时代高峰;他们眼光独到,激活众多新兴市场。在推动时代进步的每一个行业中,都能看到年轻的身影。

但除了这些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时钟”的加速转动,一些年轻人也在升学求职、社交婚恋、养老育儿、价值实现等方面遇到了压力。这些压力横亘在期待与现实之间,让他们生出无力感。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历史一直证明,年轻人充满活力,值得相信;但想让青春活力不断“喷涌”,也要理解并化解他们的压力。

为什么要理解年轻人?因为他们的确不容易。

从不变来看,始终存在的代际差异,让每一次“离经叛道”都经受着正名压力。

每一代人最需要的不仅是帮助与指导,更是理解与尊重。不要光指责今天的年轻人爱玩游戏,可能有一天他们也能捧回世界电竞大赛的大奖;别只抱怨他们“不务正业”去当主播,实际上,他们也在大力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青春不只一种色彩,奋斗向来多式多样。当年轻人追着“二次元”找归属,在社交平台自嘲“躺平”,我们应跳出经验主义的框框,不急着贴标签,不动辄就批判,试着给那些“离经叛道”一些时间,或许它们最终就成为正途。

从变化来看,虽没有物质上的艰苦,但青年依然有自己的“维特烦恼”。

如今,个别舆论批评年轻人不生孩子,但真相却是,许多年轻人不想一生了之,而是转向优生优育,让孩子不再吃自己吃过的苦。

时代在变,年轻人的烦恼与压力也在变——35岁危机如同盘旋头顶的阴影,“996”让末班车上的人疲惫不堪,越来越“卷”的考公考研让人“破防”。但即便如此,多数年轻人仍然不惧压力,勇敢地为自我争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压力。

这一届年轻人虽嘴上说着佛系,但遇事却是真上。他们敢于站在时代的船头去迎接风浪,撕掉“不扛事”的标签,纠正社会对他们的偏见。

科技创新上,他们创造无限可能。从成功“抓拍”宇宙“焰火”,到造出全球最大LNG运输船;从在强磁场技术上跑出“中国速度”,到锻造国之重器的“钢筋铁骨”。科技创新的茫茫大海里,后浪持续翻滚,澎湃着势不可挡的力量。

乡村振兴上,他们甘愿向下扎根。城市的舞台更大,但不少年轻人却“反其道而行”。他们把田野当作价值实现的战场,带领村民致富、推动农村治理、帮助产品销售。回看乡村振兴的画卷,向下扎根的青春或许不是主色,但却足够耀眼。

绿色发展上,他们点子源源不断。手机种树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执念,低碳环保被他们变成习惯。这届年轻人爆发出的绿色力量和环保意识,也积极影响着社会。

社会服务上,他们从不计较得失。在地震现场,他们从不言退;面对滔天洪水,他们闻“汛”而动;发生巨大山火,他们自发集结。这届年轻人有时会为了几块钱的配送费而纠结,但当社会需要时,他们从不吝啬付出。

卫国戍边上,他们演绎青春无悔。不论是在边境与毒贩生死较量,还是在零下53摄氏度的哨所守护国门;不论是在荒芜人烟的高原上巡边,还是在繁忙的口岸里坚守。这一代年轻人,正用无悔的青春诠释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青春的活力令人振奋,但活力之外的压力也需格外关心。只有让所有向上的生长都找到着力点,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之路,才能在压力与活力的一消一长中走得更轻盈。

等一等、看一看,相信每一棵新芽破土前的短暂沉默,都是为了迎接更大声势的爆发。

年轻人的成长不会一蹴而就,很多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以电影创作为例,在《哪吒1》成功后,如果各方对《哪吒2》的长期创作失去耐心,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票房奇迹。当下社会竞争加快,对待年轻人,不妨少一些“揠苗助长”的急不可耐,让成长的点点星火在暗夜中慢慢累积。

托一托、举一举,以容人之量和成人之美,诚心为晚辈的冒尖露头喝彩,甘当引路人。

年轻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前辈帮助。就像在“两弹一星”攻关中,如果没有钱三强的提携,邓稼先的光芒可能没那么快显现。时代虽变,但不阻碍年轻人成长的道理不能变,在今天的科学研究、竞技体育、文艺创作、职场工作中,要打破论资排辈等旧思维,以乐见成才的心态,多给年轻人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

理一理、顺一顺,解决每一个令年轻人叹气的政策症结,让他们成为新的“国家队”。

如今,各类政策不断完善,但也要看到,一些未被政策保障的地方,仍让年轻人碰壁。比如,认真写论文,却被导师强行署名;一腔热血创业,却遭遇远洋捕捞式执法。只有补上这些政策漏洞,那么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从新能源汽车到文化输出,这一代的年轻人就能一跃站上舞台,组成各行各业的“国家队”。

坚信青年,就是坚信国家未来。新时代青年有大展拳脚的舞台,但在对他们寄予厚望时,也别忘了减轻他们身上的压力。可以相信,当他们没有负担地跑动起来,就能跑出令人敬畏与欣喜的中国速度。

相关文章

  • 摩根士丹利发行20亿元熊猫债 利率1.98%创美企首单

    观点网讯:7月24日,摩根士丹利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1.98%。此次发行是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猫债,发行期限为5年。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7-28 17:07:00
  • 本尼达是美国人,为什么葬在中国?美国学生在红安寻找答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曾雅青 沈早慧7月28日上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飞虎队老兵后代安娜·安东尼娅·李一行与近百名美国“飞虎队”青少年夏令营成员走进位于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瞻仰李先念故居、本尼达墓并献花。“他是美国人,为什么会葬在这里?”在本尼达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来自美国费城佩

    2025-07-28 11:31:00
  • 好好的肝,怎么就发炎了呢?

    【来源:中国新闻社】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和解毒器官,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疾病负担沉重。好好的肝,怎么就发炎了呢?一起来看看吧!作者:程嘉馨、祝欢制图: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编辑:梁静审校:魏园责编:宋方灿“外卖大战”首批受害者出现了MU5627航班,紧急备降!泰军发

    2025-07-28 05:08:00
  • 日本MUJI、北京无印良品,最新回应

    持续多年的“无印良品”商标之争近日迎来新进展。6月23日,最高法院就第1561046号24类“无印良品”商标权无效宣告行政诉讼案,做出(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再审裁定书,驳回MUJI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以下简称MUJI无印良品)的再审申请,维持了北京棉田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

    2025-07-27 16:50:00
  • 确诊超4000例,基孔肯雅热啥来头?专访中疾控专家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实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为什么今年佛山疫情规模比以往都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其他蚊媒传染病

    2025-07-26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