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色情怀汇成诗——记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林场生态管护员雷发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8:55:00    

查看狍鹿啃过的小树。本报记者 陈俊 摄

14年,5110天,17885公里……

这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林场生态管护员雷发鸣用脚步丈量绿色、以初心守护家园的坚守轨迹,是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伴的绿色情怀。

4月8日中午,沿着崎岖颠簸的山路,我们来到雷发鸣长年坚守的下红松生态管护点。翻过一个山坡,远远看见一身橘红防护服的雷发鸣向我们挥手。身高不足一米七、身材略显单薄的雷发鸣,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既有山里人的朴实,又有读书人的气质。

下红松,位于南门峡镇祁家庄村西侧高山峡谷间,海拔2500米至3000米。这里不仅是当地人的绿色银行,更是祁连山南麓生态屏障的一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今年55岁的老雷人生经历很丰富,可以说是先是树人,然后树木。”南门峡林场场长李宗德进一步解释,“他是土生土长的祁家庄村山里娃,互助一中毕业后,因家庭及经济原因没能考大学,毅然返乡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先后教过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2011年,他被聘为生态管护员,管护1068.8亩(约71.25公顷)的森林。”

说话间,雷发鸣和另一名管护员雷有红扛起灭火工具,踏上今天的第二次巡山之路,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向山顶挺进。泥泞的羊肠小道一步一滑,林间沙枣刺刺得小腿生疼,再加上海拔升高带来胸腔的火辣感,一切都显示出巡护的不易。

终于抵达半山腰,站在开阔处四顾,只见两山间的一条溪流把管护区域一分为二,南侧的阴坡地带是茂密的云杉,北侧阳坡地带则是两三米高的人工林。管护区域整体呈现沟岔多、面积分散、巡护路线长等特点。

“为全面熟悉和摸清林区情况,每天天一亮他就背起水壶和干粮进入林区,查看林区有无异常、树木有无病虫害、有无放牧人员、有无安全隐患,并详细填写巡山日志。”南门峡林场职工郑斌善介绍。

“从山坡跟前的管护点到山顶边界,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约3公里,这就是我们的守护阵地。”雷发鸣指着自己的管护区域说,这份工作不仅需要好的身体素质,更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你看这几棵沙枣树,一米以下的树皮之所以光溜溜的,是被狍鹿啃光了。”雷发鸣说,一湾里有狐狸一家四口,还有旱獭、野鸡;六湾里也有一家狐狸,这也间接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所谓一湾,就是从山下往山顶数第一道湾。”郑斌善解释,三湾山坡上的那两间砖瓦房,是以前的生态管护点,那里没有电也没有网络。雷发鸣在那儿日夜坚守了三年,白天巡山,晚上就点着一根蜡烛,一口水一口馍是他每天午饭的标配。多年的辛勤付出,让他对辖区地形地貌、资源状况、病虫害发生规律了然于胸。

按时巡山、走访宣传、森林防火……担任管护员14年来,他认真细致地守护着这座“宝库”。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这里从未发生森林火灾、砍伐林木、猎捕野生动物等情况。每逢春节、清明节期间,他便提前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签订责任书,张贴禁火令,通过微信发送典型案例,让政策法规、防火常识做到家喻户晓。

“现在砍树、盗猎现象基本看不见了,上山遇到狍鹿、狐狸、旱獭、野鸡这些保护动物的次数倒是多了。”雷发鸣满脸自豪,亲眼目睹生态物种数量增多、种群扩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每当冬季,脑山地区时常有雨夹雪天气,沉重的雪把幼苗压弯了腰,雷发鸣总会拿一根木棍,敲落一棵棵树上的积雪,让树苗再次挺立,而他自己却浑身湿透。夏季的下红松,经常会遇到倾盆大雨,他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时常自发修复河道沟渠,以便排水畅通,减少洪水对林地的冲刷。

既当护绿人,更做播绿者。春天植树造林季,雷发鸣总是自发参与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还不忘在村旁、路旁、水沟旁和住宅旁开展“四旁”绿化,他时常说这些小树苗就像娃娃一样,要细心栽培、精心呵护;秋天,他会背着编织袋自发采种,将每天所采种子背回家晾干、精选去杂,开春时播撒在林区空地、塄坎、路旁。

正当雷发鸣躬身践行家乡生态保护事业之时,命运的无常之手却悄然叩响了他生命的警钟。2023年10月,他被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恶性肿瘤(腺癌II期)。尽管如此,住院期间单位探视时,他还惦记着林区,问这问那,总是放心不下。病情稍微好转后,他时常通过电话了解林区的情况。现如今,他的病情有所恢复,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林区的每一个角落。

“看好这片山,等于守护着一个绿色银行。”雷发鸣说,今后的目标就是把林子看好。林场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在我生病住院时又为我捐款,这让我更加懂得珍惜这个岗位的价值和使命。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壮举,雷发鸣默默地用日复一日的工作守护生态安全边界,管护上千亩林草资源,当好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李宗德说,雷发鸣此生未成家,无儿无女,他把这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视作自己的“儿女”,踏上了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转型路。生态管护工作让他摆脱了贫困,他把感恩、回报、汗水和梦想,融进这一片片绿色的诗行里。

最美生态管护员,美在绿水青山间的奔波身影,美在爱绿护绿的责任担当,美在“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长年坚守。

编辑:刘海钧;

相关文章

  • 清镇市站街镇:“跨村联营”养出“共富金鸡”

    4月24日,贵州枫源永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鸡舍里热闹非凡,首批肉鸡顺利出栏。工人们忙碌地将一只只膘肥体壮的麻黄肉鸡装车,准备发往销售地。工作人员正在装车 。此次出栏的鸡苗约5万羽,经过4个月的精心饲养,各项数据十分亮眼,均重达5.66公斤、平均上市率达95.44%、一级品率达98.69%,只毛利达5

    2025-04-25 00:44:00
  • 来电照登 | 垃圾清理车凌晨4点扰民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4日讯 莱山区居民反映:领导您好,我居住于莱山区凤凰小区南门附近,最近持续一周小区南门门口垃圾车凌晨4点开始清理垃圾,声音很大会把人吵醒。责任编辑 王道昌

    2025-04-24 14:25:00
  • 我省开展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杨青 通讯员 王星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日,在郑州市龙子湖公园,我省组织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大全认真观看宣传展板,仔细翻阅宣传资料,与现场的大学生志愿者交谈,详细了解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刘大全指出,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

    2025-04-23 11:33:00
  • 产业新政加速落地 山高控股电算科技新范式成型

    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生产力结构,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动力。近期,杭州、海南等地密集出台政策,加快“智算飞地”、“AI+消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布局,释放出强化算力基础、推进AI落地的强烈信号。面对这一产业窗口期,作为耐心资本代表的山高控股(00412.HK)依托“新能源+新基建”双主

    2025-04-22 13:42:00
  • 零陵潇水湿地公园:鱼儿归家、河岸焕新 世界地球日共筑生态同心圆

    红网时刻新闻4月21日讯(通讯员 周凡 吕祎馨)4月21日,零陵潇水国家湿地公园在富家桥镇永富社区宣教点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以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河滩清理、增殖放流、湿地体验等形式守护湿地生态。永州市林业局、零陵区政协、科协、林业局等单位代表及富家桥镇小学师生代表参与,以实际

    2025-04-21 2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