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们的“五四”,我们的“他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8:04:00    

青春的血,总会在这一天的中国热起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三千余名学生勇敢走上街头,那些漫天的条幅与激愤的口号既拷问无能的北洋,更为国家尊严奔走呼号。随后,星星之火顺着江河湖海、大街小巷席卷中国大地,不同城市的学生、市民、工人纷纷响应。而先于“五四”启动的新文化运动,青年群体同样是一支为社会转型鸣锣开道的生力军:反对三纲五常,拥抱科学民主,“德先生”和“赛先生”得以绽放文明。回望百年烟云再看“五四”,青春与变革交织,文明与落后缠斗,那个“少年中国”的愿景已成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一柄不灭的火炬。

《觉醒年代》剧照

或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相比先贤勇猛坚毅地主动介入国计民生,今天的Z世代,在一些人看来,有时对公共议题显得漫不经心甚至离经叛道,以及批评他们更多关注内心探索而忽视外部世界,所以才有了那个口口相传的论断——这是垮掉的一代。

但,这一代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吗?

王安忆在一篇悼念萧军的文章中写道:那是一个令人醉心的时代,上海的石库门内深深的天井和新式里弄房子狭小的亭子间里,常常有一个激情满怀却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写作着意味深长却平白如话的檄文,将一整个中国沉重的命运,负上他们因结核菌而羸弱单薄的肩背。

沉重、愁苦、单薄,这正是一代人心中标准的青年形象。仿佛青年的朝气就应该与家国苦难而绑定。

我们不能忽略,如今的Z世代,他们是标准意义上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在现代文明中接受各层次教育并不断社会化的一代。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开化富强的中国,而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用百年前的标尺去丈量今天的年轻人,这实则是制造刻板偏见与规训,而反对刻板与规训本身就是广义上的“五四”所反对的。

近代以来,主流社会更多强调以个体融入大共同体来对抗野蛮落后,并奉行二元论,这自然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聚力方式,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鲜活个体在宏大叙事面前被抽象化,无法正视、包容人性中的多元,并且容易为了目的而忽视手段的正当性。而这一代年轻人正在尝试做出修正:从“无耻反派”到“迷人的反派”,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看见那个落单者”的人文主义,如此这般,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是文明社会行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相比父辈祖辈在历史潮汐起伏错落中“紧绷”着长大,这代人无疑更松弛,而青年一代这种自信、幽默、理性的气质,也正在重塑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其实,百年前,那群走上街头为国家与民族尊严而呐喊的年轻人并没有走远,相反,他们正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今天的年轻人,他们勇敢对职场PUA和学术霸凌说“不”,为性别平等而呼喊并大方谈论卫生巾这些母辈羞于启齿的话题,他们重新思考过往社会中那些沉痛、难堪,并将其解构成全新的面貌;他们关心微小也憧憬远方,他们出现在偏远的乡村,为了远方的哭声而坚持用粉笔书写青春,他们站在雪花漫天的边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不是垮掉的一代,这是重建自我与世界联系的一代。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从“中国往何处去”,到“如何过好这一生”,当年一代到如今一代话语体系的变化,绝非对公共责任的溃退,而是从自己出发,对个人与时代关系更深层次的重塑——变的,是五四精神的外延,不变的是五四精神的内涵。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在溢美之词下忽视年轻一代的困苦之处。当下,这一代年轻人有些还因为现实压力,而困在考公考编里,困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里。同时,在公共领域里,人们期待青年能改变社会,但又吝啬分配给他们相应的资源和权利,同时又结成了一张张社会规训的网,希望年轻人能按部就班地服从。而社会期待与自我期待的种种落差所催生的内耗,正在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局。

梁晓声曾言,“一个社会好还是不好,这一切都向来取决于中年人们是一批一批怎样的中年人”。而相比诘问青年一代,作为掌握更多资源和权利的“中年一代”的我们,是不是该做出更多?“中年一代”要努力保护的不只是一个、一群和一代年轻人,而是保护一种年轻的精神,保护一种在社会既有束缚中横冲直撞和不停发问的精神。

正如这组策划的主题——我们的“他们”。这代年轻人是我们中的一员,但他们的行事与思想又完全独立于我们,他们不附庸于权力,他们甚至不属于父母,他们只属于自己,他们更属于一个与他们同样开放、自由、青春的中国。

“五四”不朽,青春万岁!

点击查看专题

编辑:刘丹 评论员:李明 校对:王菲

相关文章

  • 摩根士丹利发行20亿元熊猫债 利率1.98%创美企首单

    观点网讯:7月24日,摩根士丹利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利率1.98%。此次发行是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猫债,发行期限为5年。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7-28 17:07:00
  • 本尼达是美国人,为什么葬在中国?美国学生在红安寻找答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曾雅青 沈早慧7月28日上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飞虎队老兵后代安娜·安东尼娅·李一行与近百名美国“飞虎队”青少年夏令营成员走进位于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瞻仰李先念故居、本尼达墓并献花。“他是美国人,为什么会葬在这里?”在本尼达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来自美国费城佩

    2025-07-28 11:31:00
  • 好好的肝,怎么就发炎了呢?

    【来源:中国新闻社】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和解毒器官,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疾病负担沉重。好好的肝,怎么就发炎了呢?一起来看看吧!作者:程嘉馨、祝欢制图: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编辑:梁静审校:魏园责编:宋方灿“外卖大战”首批受害者出现了MU5627航班,紧急备降!泰军发

    2025-07-28 05:08:00
  • 日本MUJI、北京无印良品,最新回应

    持续多年的“无印良品”商标之争近日迎来新进展。6月23日,最高法院就第1561046号24类“无印良品”商标权无效宣告行政诉讼案,做出(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再审裁定书,驳回MUJI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以下简称MUJI无印良品)的再审申请,维持了北京棉田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

    2025-07-27 16:50:00
  • 确诊超4000例,基孔肯雅热啥来头?专访中疾控专家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实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为什么今年佛山疫情规模比以往都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其他蚊媒传染病

    2025-07-26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