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十四五”降碳转型迎大考,电力部门有望率先实现碳达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11:29:00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备战“十五五”的关键之年,诸多约束性指标的冲刺、考核与下一步工作的谋划、筹备在同步进行。作为“十四五”阶段出台的重大战略决策、被视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将在今年迎来阶段性“大考”。其中,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40%的最大排放源——电力部门的降碳、减排情况备受关注。

6月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能源低碳发展”项目课题组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当“风光狂奔”遇上“煤电惯性”:电力部门碳达峰倒计时》报告,对“十四五”以来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态势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就“十五五”全国碳达峰攻坚战中电力部门的进一步转型提出了相关建议。

电力部门碳排放有望在今年实现达峰

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历来以降低煤电比例,大力发展新能源为主要抓手。

在煤电方面,根据相关报告,“十四五”以来,我国煤电核准呈现倒U型走势,截至今年一季度,装机规模约2.89亿千瓦,是“十三五”时期获批总量的近2倍。

具体来看,各年度煤电核准波动较大。此前,我国在“十三五”收官阶段曾因煤电风险预警“松绑”而出现“抢闸冲锋”,新增核准量“井喷式”增长,2020年同比暴增231.6%。当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了“双碳”目标,随着2021年相关顶层设计政策的出台,煤电热潮迅速冷却,当年新增核准量同比下降了57.7%,为“十四五”的“双碳”工作开了个好头。

不过,2022年,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问题,“运动式”减碳引发争议、反思,反映在煤电核准方面,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新增核准量增长,其中2022年同比增长了389.1%,2023年继续增长,单年冲破1亿千瓦达到峰值,又引发“煤电复兴”“煤电狂飙”等讨论。

此后,在政策推动、电力供应情况好转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2024年的煤电新增核准量终于走低,同比减少了41.5%。不过,对比以往来看,“十四五”时期新增煤电核准规模始终都处在高位,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电新增核准量约1129万千瓦,已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

虽然煤电发展仍存“惯性”,短期内“第一电源”的位置也难以撼动,但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的高速发展,正从增量上改变着电力系统结构。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相加已达到15.3亿千瓦,相比2020年底增长了约1.89倍,在总装机中的占比从24%提高到了近44%。去年10月底,我国即提前6年兑现了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承诺,今年一季度二者装机总和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且至今仍保持着增长态势,凸显出新能源发展势头之强。

虽然新能源受限于波动性、电网接纳等问题,在发电方面的表现逊色于装机增速,但近期的步伐也同样在加快。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约占全社会新增用电量的86.44%,其中风电、太阳能合计新增发电量贡献了约56.8%的全社会新增用电需求。而且,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这一占比仍在进一步提升,今年一季度,风电、太阳能的新增发电量已经超过了全社会的新增用电量。

上述报告指出,若延续这一趋势,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有望满足全社会新增电力需求,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放有望在 2025 年达到峰值。这也比此前部分机构预测的时间点有所提前。

电力低碳转型仍需继续发力

电力部门碳排放的率先达峰,无疑将大大提振我国2030年整体实现碳达峰的信心,但就目前来看,“双碳”工作仍在攻坚之时,“十四五”关于碳排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相关规划目标能否完成,也面临不小的压力,近期也有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建言。

想要更好地为“十四五”的“双碳”工作收官、备战“十五五”的攻坚战,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低碳转型的相关工作。

针对围绕在煤电领域的诸多争议、疑虑,上述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电力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但电力系统尚不存在容量缺口。报告援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指出,2024年我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为14.5 亿千瓦,而全国电力装机总量高达33.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为14.4亿千瓦,已接近最高用电负荷。

据此可看出,就目前情况而言,现有火电装机已基本满足尖峰负荷需求,无需冒着重蹈产能过剩覆辙、加剧降碳转型难度的风险持续大规模扩张煤电装机容量。

报告还同时指出,近年新核准通过煤电项目中,仍以百万级燃煤发电机组为主,但这些项目难以提升系统“调谷”能力,反而有可能加剧电力系统向下灵活性的不足,并非应对新能源波动性的优选方案。总体来说,继续依靠大规模新增煤电装机来平衡电力系统的规划思路已难以适应当前需求。

对于电力部门接下来的降碳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低碳转型进程的有效衔接,绿色和平也给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建议尽快出台电力部门转型顶层设计政策文件。通过更新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出台控制煤电发电量与有序转型的时间表,引导煤电等电力部门关键领域开展更深度的低碳转型;通过提升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目标与投资力度,助力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对于煤电的替代,实现电力部门在2025年前碳达峰和净零排放发展目标;

二是建议尽快建立尖峰负荷的资源保障体系,以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与气候韧性。该机构认为,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电力资源充裕度技术经济比较的方法,可以从规划层面优化电力供应结构、设计尖峰负荷资源保障体系,以更经济的方式满足同样的电力服务,使得整个规划的社会总投入最小,避免电力系统整体效益进一步下滑;

三是建议充分挖掘“源网荷储”灵活性潜力与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不将新建煤电项目当做能源保供的“最优解”。该机构也提示称,地方政府宜尽早摆脱依赖煤电发展的惯性思维,加大力度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和需求侧响应等灵活性资源创造更多有力政策条件。这些举措将为用能大省提供更多低碳、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创造更多就业和绿色增长。

实际上,2024年以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降碳转型等政策出台速度明显加快。从去年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到今年的“136号文”(即《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等,重磅政策陆续面世,国家能源局也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电力部门的深化转型有望进一步提速。(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相关文章

  • 长城汽车8月汽车总销量11.56万辆,同比增加22.33%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汽车总销量为11.56万辆,同比增加22.33%;今年累计销量为78.97万辆,同比增加5.94%。其中,8月新能源车销售37495台,1-8月累计销售232502台。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9-01 19:00:00
  • 充电网络全球居首之后:如何从够用到好用

    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带动充电桩市场需求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未来,要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重点关注供需平衡,其中关键

    2025-08-27 00:19:00
  • 从“破除”到“开放”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于2022年发布以来,各项改革举措渐次落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与此前提出的“五统一、一破除”在表述上发生了关键变化。如何让“开放”真正成为撬动发展的杠杆?中国宏

    2025-08-25 19:48:00
  • 中企投资尼泊尔水电站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紧张

    这是8月8日在尼泊尔勒姆宗县拍摄的上马相迪A水电站大坝。新华社记者 易爱军 摄新华社加德满都8月9日电(记者易爱军)8日晚,由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0亿千瓦时。该水电站投运以来,持续向尼电力市场输出稳定优质清洁的电力,有效缓解当地旱季电力紧张局面

    2025-08-09 19:53:00
  • 马远良同志逝世

    西北工业大学7月12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信息科学和水中兵器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航空声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远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1日12时14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7岁。据介绍,马远良1938年

    2025-07-12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