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国银行公布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负债总额33.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4%,业务规模平稳增加。实现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税后利润586亿元,财务效益保持稳健。净息差1.2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66%,净资产收益率(ROE)9.09%,成本收入比26.17%,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
国有大行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对于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而言,稳健的经营业绩是“成绩单”的一面,“成绩单”的另一面,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随着一季报发布,中国银行以金融力量助力稳经济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显现。
促消费的“先锋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国有大行中的“先锋队”,中国银行积极助力“扩内需促消费”,让老百姓有钱消费、省钱消费、便捷消费、安全消费。据悉,2025年中行计划投放超万亿贷款、创造千亿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推出十重大礼包,包括围绕“传统消费+新兴消费”双向发力,强化供给扩容,激发居民消费活力等。
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62%。据了解,围绕消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季度中国银行出台了《中国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此外,该行持续推进“万千百亿”惠民行动,深耕客户家装、家具、家电等场景需求。
住房消费也是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方面。为助力“住有所居”,中国银行持续加大房贷投放力度,按照国家政策提供最优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降低居民购房融资成本。一季报显示,中行房贷投放量同比增长13.45%。
支持民营经济“四部曲”
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一季报显示,助力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226亿元,增幅7.46%。
据了解,自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中国银行已对座谈会参会企业和500强民企中泛科技客户开展营销调研、邀约客户座谈、组织编写优秀服务案例等一系列的营销和对接活动,并于3月12日举办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民营企业座谈会及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方案发布会。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活动现场表示,中国银行将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做好“加减乘除”四部曲服务,增加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释放科技金融乘数效应,破除金融服务堵点痛点,进一步聚焦创新性、普惠性、专业性,以更实、更深、更精的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力度不减。据近三年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授信覆盖面持续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助力资本市场稳定“领跑者”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释放了明确的积极信号。去年10月,三部门联合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
数据显示,在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方面,中国银行同样“领跑”。据悉,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已累计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59亿元,保持市场领先。
一季度,中国银行的另一项非传统信贷业务也实现突破。由于我国融资结构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监管部门积极稳妥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正积极开展包括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在内的“四项试点”,并积极稳妥扩大试点范围。
据悉,一季度中国银行扎实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目前已与全国18个试点城市全面达成基金合作意向,在7个城市设立9只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认缴规模合计79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