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线(建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22:00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人才。然而,当前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存在一些壁垒,需从优化政策、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创新一线流动。

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企业科研平台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人才集聚的瓶颈。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向企业延伸,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战略科研平台;加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围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协同创新,构建区域创新生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全球技术竞争与合作,确保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市场前沿需求。

积极拓展企业一线科技人才未来发展空间,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一方面,推动建立以市场和贡献为导向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学历、资历等限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企业科技人才实行“破格直评”,直接评定高级职称;另一方面,推动建立校企科研成果、人才评价互认机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确保人才在不同单位的评价结果能够相互认可,破除双向流动的身份壁垒,从而实现人才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顺畅流通。

改进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消除企业科技人才后顾之忧。完善荣誉激励体系,在各级科技项目、人才计划、社会荣誉评审中,向在企业创新创造的一线科技人才倾斜,给予企业的科技人才应有的认可和荣誉。同时为企业科技人才提供多层次保障,实施“科创人才安居工程”,在产业园区配建人才公寓并给予人才租金补贴。

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积极创新组织形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兼聘制”,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兼职授课、参与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同时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到企业设立联合实验室,实现“编制在院校、科研在平台,转化在企业”,推动校企科技人才、仪器设备、场地硬件等创新资源共享共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行“银发专家顾问团”“候鸟式专家工作站”等模式,吸引退休科学家及短期项目专家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7日 18 版)

相关文章

  • 从政策到实战!东莞“三位一体”知识产权服务吸引百家湾区企业

    7月22日下午,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在松山湖举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利奖认定全流程解析活动,同步举行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布局大赛(下称“湾高赛”)宣讲活动。活动通过政策解读、赛事推介与实务指导三位一体的形式,为湾区创新主体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吸引近百家企业代表参

    2025-07-24 00:05:00
  • 对话龚晓峰:从高估值到高产值 揭秘深圳独角兽“雨林法则”

    南方财经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近期,预示着城市未来的独角兽企业在深圳逐渐崭露头角。就在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官宣深圳为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的城市之后,深圳又凭借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继续蝉联《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简称《报告》)中的全国增量第一位置。根据《报告》,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

    2025-07-22 11:30:00
  • 钉钉第三次转向

    文 | 定焦One,作者 | 金玙璠,编辑 | 魏佳“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

    2025-07-21 10:16:00
  • 链博会前夜临沂“亮家底”,一套组合拳打出供应链升级新范式

    【环球网财经记者陈超】7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前夜,山东临沂在北京举办了一场面向全球投资者的招商引资推介会。这座城市凭借一组硬核数据向世界展示了强大底气:拥有1200万人口、1.7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商贸物流规模达万亿级,还与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网络。不仅如此,其

    2025-07-20 16:23:00
  • 每单必保!每人必保!福建省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在烈日下工作、在风雨中奔波,这些年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7月1日起省人社厅等11部门出台《福建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分步骤、渐进式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

    2025-07-17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