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年焚垃圾110万吨供电4亿度 济南起步区书写生态保护新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21:11:00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济南报道

世无废土,亦无弃物,破旧立新,点石成金。在济南,这座生态之城,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在济南,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在焚烧后用于发电,这样的“变废为宝”,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诠释。

4月19日,“黄河新动能·沿黄共未来”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片创新热土上,光大环保如同绿色引擎,以科技之力推动城市代谢物的重生。作为光大环境集团布局山东的首个环保标杆项目,这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正书写着“变废为宝”的生态篇章。

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坐落于起步区孙耿街道,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北侧,占地120亩,总设计日处理能力2750吨。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占地120亩,采用国际领先的机械式炉排炉技术,日处理生活垃圾2750吨。其建设历程彰显环保匠心:一期工程2011年9月投运,以4条500吨/日焚烧线构建亚洲最大单体项目,2013年斩获国内垃圾发电行业首个“鲁班奖”;二期工程2018年4月投运,新增750吨/日焚烧线,形成总装机容量51MW的清洁能源矩阵。

“吞下”垃圾,“吐出”电能。生活垃圾运至光大环保(济南)有限公司后,先在垃圾池中发酵5至7天,后进入炉膛充分焚烧,余热利用所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发电,并入电网输送至千家万户。

项目三台汽轮机组昼夜运转,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可达110万吨、日均3000吨,年二氧化碳减排30万吨,年供电量达4亿度,相当于点亮20万户家庭的绿色生活。在这里,每7吨垃圾的蜕变都创造着双重价值,焚烧产生的热能折合1.6吨标煤,转化为3115度清洁电能。

更突破性地实现蒸汽联产,单吨垃圾可产2吨蒸汽,通过蒸汽销售,创造额外收益。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既降低下游企业40%能源成本,又构建起环保与效益双赢的生态链。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创新性地将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转化为清洁供暖资源,巧妙地结合了环保需求与民生福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建立显著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有效减少了冬季供暖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降低了HCL、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目前余热供暖业务已经在2025年3月完成管网调试,2025年投运的清洁供暖网络,首期将覆盖周边居民5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并计划扩展至100万平方米。这项“温暖工程”不仅消解了垃圾围城之困,还为居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新型供暖方式,有效缓解了城市供暖的压力,并为起步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垃圾焚烧外,济南还同步推进变废为绿工作。

起步区孙耿街道区域有两座山,南北相邻,“南山”高33米,“北山”高30米。此处原无山,1998年起,二十余年里,济南市第一、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1120万吨,堆填而成两座山。

2012年,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饱和,2013年6月封场完成后。堆体边坡全面封场绿化,为我国最早按标准进行生态恢复封场的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经近十年生态恢复,近20万平方米的垃圾山已成环境宜人的绿水青山,即两座山之“南山”。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济南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21年8月末停止卫生填埋作业,共堆填处理生活垃圾490万吨,“北山”至此定格。

实施填埋场封场工程时,垃圾厂防护距离内及垃圾专用道两侧150米范围,大规模种植生态防护林1000余亩。通过垃圾厂封场和周边防护林建设,化解填埋场邻避效应,周边区域建成集生产、科技、宣教为一体的环保园区和生态防护、经济林种植兼具的邻利绿色屏障带,为济南市黄河以北片区打造了一片绿水青山,成为城市的一片“绿肺”。

因过去济南生活垃圾处理场承担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任务,距周边村居较近,给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济南起步区将垃圾场周边村庄搬迁列入民生工程,2019年正式启动拆迁,同步推动异地安置。

征地拆迁涉及周边7个村,房屋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为保障村民日常生活,七村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同步进行,安置区占地52.01公顷,可居住人口约1.3万人,配套建设2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1个社区服务中心等。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街道组织回迁社区选房,涉及1624户回迁户、3690套回迁房,6803名群众喜迁新居。从低矮平房到宽敞高楼,从往昔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让村民们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与期待。正如回迁社区被赋予“启新理想社区”这一寓意深远的名字,村民们即将开启美好的崭新生活。

相关文章

  • 央媒看赛罕 | 人民网推介 出发赴山海

    7月15日人民网推介《出发赴山海》全文如下↓↓↓山海相逢处,文脉自潮生。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以党建为舵,以生态为帆,以文化为桨,在2025年暑期文旅市场中破浪前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用一场场创新实践书写着“党建+文旅”的生动答卷。大黑河郊野公园观光带再现千亩花海壮丽景观“筑”山海,以党建

    2025-07-16 10:21:00
  •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 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2025年7月15日,上海清算所网站披露公告,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07月14日发行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简称“25首创生态SCP003” ,代码012581653,期限210天,起息日2025年07月14日,兑付日2026年02月09日,计划发行总额10亿元,实际发

    2025-07-15 11:53:00
  • 业绩涨超700%!杀菌剂龙头利民股份预盈2.6亿~2.8亿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3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利民股份)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利民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亿~2.8亿元,同比增长719.25%-782.27%。上年同期为3173.62万元。对于业绩变动,利民股份称,是由于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

    2025-07-13 16:06:00
  • 济南交通信号灯进入“暑期模式”

    进入暑期,济南交通信号灯已全面开启“暑期提速·清凉出行”模式!针对暑期交通流特征,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依托大数据精准研判,对全市学校周边、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信号动态优化,提前科学部署信号保障预案,以信号“降温”,让出行更顺畅、更清凉!学校周边专项优化针对暑期学校周边交通流量锐减的特点,济南

    2025-07-10 11:44:00
  • 经济一线蹲点调研│国家级“绿色工厂”淬炼记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邵平报道:在南昌高新区,南昌科勒有限公司这家扎根20年的外商独资企业,正以自身的发展实践生动诠释着“绿色工厂”的理念。7月7日,记者深入南昌科勒生产一线蹲点调研,探寻其在浪潮中的创新突破。“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在智能化改造上的投入,就是要让生产更高效、更稳定。”南

    2025-07-09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