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丘陵薄地如何提单产?平原沙地怎么多打粮?春耕威海有新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29:00    

又到一年春耕春播的好时节,今年春耕期间,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各地促进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在山东威海,面对耕地地力条件差、绝大多数都是中低产田的先天不足,当地是如何让这些地块的单产水平加快追赶高产田的?

丘陵薄地整合成大田 提高地力增加单产

车行在威海乡间,一排排梯田从车窗掠过。这些梯田零散细碎,地力条件差,不适宜耕种。这种丘陵山地占当地耕地总面积的68.2%。记者来到乳山一处丘陵薄地,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忙着挖土整地,要把几块小田整合成一块大田。村干部告诉记者,由于离村远地力又差,过去这个山头上有800多亩丘陵地都被撂荒。他们尝试开展土地整理,把细碎的撂荒地改造成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大田块。可不少农民都不乐意。

乳山市段家村村民 段桂伍:群众担忧挺大的,担心这个地交了,以后是不是自己永远都拿不回来了。

如何让农民接受地块的改变?段家村成立合作社,让老百姓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合作社统一整地耕种。

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段英鹏:我们主要是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入股分红的方式来打消老百姓的顾虑,政策出台以后我们也是反复做群众的工作。

农民算的是自己的小账,村支书段志宏算的却是全村的大账。他告诉记者,他们用挖掘机把多块小田整理成大田,一来填平沟壑和道路,耕地面积平均要增加1.5倍;二是挖掘机深挖土地的时候把耕作层增加了一倍多,地力变得更好;三是整治后更便于机械化作业以及良种良法推广应用。最终结果是,去年整理过的土地,单产翻了好几倍。

乳山市段家村党支部书记 段志宏:整地之前咱这个地一亩地也就是两百多斤产量,整完了以后一亩地能打到七八百斤。

目前,威海已经把试点地区5800多小地块整合成880多块大田,新增耕地7000亩。今年将加快提升丘陵山地粮食单产水平。

记者在山东威海采访时发现,当地230多万亩耕地基本都是中低产田,除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丘陵山地,余下的平坦地块也有很多沙壤土,保水保肥效果差。这种漏水漏肥的平原沙壤土又该如何提高单产?

眼前这片耕地,离海不到300米,是一块典型的滨海沙地,水肥都很难留住,再加上常年刮风,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

记者来到这里时,种粮大户张斌正忙着给冬小麦铺设滴灌,搞水肥一体化。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种粮大户 张斌:你看我们这个滴灌带的铺设方法是根据流量计算出来的。它一个孔每小时滴水0.85升,我们每隔五个垄铺设一条滴灌带,我们总共浇水6到7个小时,整片地全部能浇完。

上一季种玉米,张斌就尝试搞水肥一体化,可村里人很不看好。但他还是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坚持铺了滴灌带,结果玉米创了高产纪录,单产增加70%,达到1380斤。 要想提单产,仅有水肥一体化还不够,张斌随后带记者来到另一处相邻的两块麦地。

虽然精播机效果好,但买一台要13万,而传统播种机也就七八千,并且一年只用一回。买这样贵的播种机能把本儿挣回来吗?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种粮大户 张斌:我用精播机播种,每亩可以节约小麦种子10斤,相当于30块钱,每亩的产量能增加100斤,相当于120块钱,这一减一增就是150块钱。我手里现在有2000亩地,就相当于30万块钱,就是买两台精播机也是绰绰有余的。

今年,威海在全市选择了五处像张斌这里一样的平原地块,累计有1000亩,主攻中低产田的单产提升。利用项目资金40万元,尝试新上水肥一体化等小麦增产新技术,叠加良种、良机等增产模式,力争项目区单产提升20%以上。

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离不开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最近三年,威海种粮大户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这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泽头镇如今是一个粮食生产大镇,可几年前,这里有1800多亩中低产田被撂荒无人耕种。政府以低廉地租鼓励种粮大户耕种撂荒地。

威海市文登区种粮大户 于进海:政府全力支持,投入几百万打造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以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项目资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项目资金等等。

记者来到于进海流转的地块,看到眼前这些曾经撂荒的低产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产量更高的高标准农田。有单产提升技术的加持,于进海的地块产量和收益都相当不错。

威海市文登区种粮大户 于进海:小麦亩产1500斤,玉米也能有1500斤。

威海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 毕弘阳:我们突出成熟种粮大户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镇村有意愿的农户,特别是年轻种粮大户,适度扩大规模经营。

今年三十出头的小谭承包了2000多亩地,他找到已经小有名气的于进海,直接拜师学艺。

按照老于的指点,小谭从征集承包地开始,到采购农资、种子,购买农机和田间管理,都做得有板有眼,力争今年拿到高产量、高效益。

记者在威海采访期间,发现无论是老庄稼把式还是年轻的种粮大户,大家的种粮积极性都很高,这个春天,大伙儿齐心协力,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今年,威海市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先建后补”,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大户带动周边区域粮油作物大面积增产。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陈博 宋建春 王朋)

相关文章

  • 勒流城央东拓首宗商住地块动工,共筑多元城市品质新生活

    6月28日,勒流街道城央生活区东拓片区首宗商住地块——东润澐锦项目动工,标志着一座坐拥湖景公园与勒流未来城央繁华的全新人居与商业标杆项目正式启幕。项目创新采用“住宅+商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植入科技赋能的智能生态系统,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实现交付投用。近年来,勒流致力于提升城市能级,高品质

    2025-06-28 12:17:00
  •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央广网郑州6月14日消息(记者 郝振青)“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翻滚,广袤田野上处处是紧张忙碌的丰收景象。在河南,各地运用科技助力夏收和夏播作业,让“中原粮仓”更具科技感。近日,随着安阳县47.56万亩小麦日渐成熟,各乡镇抢天时,快收、快打、快入仓,小麦收获已超九成。在安阳县瓦店乡王贵庄村,种粮大

    2025-06-15 10:09:00
  • 河北冬小麦收获进度过半 夏玉米有序种植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13日17时,河北省冬小麦已收获1982.1万亩,完成进度58.2%;夏玉米播种1237.6万亩,完成进度34.6%。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的麦田里,冬小麦已经收获完毕,夏玉米基本完成播种。许延岭说,刚刚收获的500亩小麦,平均亩产640公斤,大

    2025-06-14 18:15:00
  • 威海今日天气晴转多云,未来三天需注意强降雨

    今天是6月1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十七。威海市今天天气晴转多云,气温在20℃至29℃之间,西南风3级,空气湿度25%,PM2.5指数为30,空气质量良好。各区天气情况基本一致,均为晴转多云,风力适中,适合户外活动。市民朋友们可以放心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明天6月13日,威海市天气将转为多云转晴,气温略

    2025-06-12 06:36:00
  • 榆林从“沙漠之城”到“生态粮仓”

    2023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位列陕西第一;2024年,榆林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区粮食产量突破亩均400公斤;今年,榆林计划新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59.73万亩;……曾被称作“沙漠之城”的榆林,如何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成为陕西重要的“生态粮仓”?答案写在田间地头——从“人追着水跑”到

    2025-06-03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