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孩子漏打疫苗怎么办?能不能补种?注意这6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5:53:00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

孩子感冒、发烧漏打疫苗,如何补种?

孩子补种疫苗,是否有最短时间间隔?

孩子补种疫苗期间,还能接种其他疫苗吗?

……

疫苗补种那些事,家长看完心里有数。

1 补种疫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未按照推荐年龄及时完成接种的18周岁以下人群,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的通用原则尽早补种。

主要包括:

应尽早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须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具体补种建议参考每种疫苗的补种要求。

2 补种后,疫苗的保护效果如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免疫系统应答正常,即便接种时间有所延迟,按照疫苗补种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疫苗补种依然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乙肝疫苗通过补种也可让身体产生对抗病毒的乙肝抗体。

少数情况下,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同,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同。比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3 补种疫苗,是否有最短时间间隔?

补种疫苗有最短时间间隔要求,还需参考各地区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标准。例如,根据《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2025年版)》,乙肝疫苗基础免疫3剂次,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间隔应≥60天,第3剂和第1剂间隔应≥4个月。

4 补种疫苗期间,还可以接种其他疫苗吗?

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例如,8月龄宝宝若正在补种乙肝疫苗,也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麻腮风疫苗,但需遵循同时接种原则的具体要求,由接种医生评估儿童具体情况后安排疫苗接种。

5 有的疫苗需要接种3次,已打2次,漏打后是否需要从头开始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的通用原则,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须重新开始全程接种。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例,基础免疫需接种3次,补种标准为补满3次即可,无须从头开始补种。

6 超龄的孩子还能补种吗?

部分疫苗超龄后还可补种,有些则不能。可参考《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2025年版)》中的具体内容。例如,乙肝疫苗基础剂次(前3针)、脊灰、乙脑、甲肝疫苗等在18岁内没有补种年龄限制。

而以下疫苗补种则有年龄限制:卡介苗满4岁不再补种;麻腮风疫苗基础剂次(第1针)>1.5岁不再补种;A群流脑疫苗满3岁不再补种等,这种设置与传染病易感年龄有关。

(来源:健康中国)

相关文章

  • 孩子漏打疫苗怎么办?能不能补种?注意这6点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孩子感冒、发烧漏打疫苗,如何补种?孩子补种疫苗,是否有最短时间间隔?孩子补种疫苗期间,还能接种其他疫苗吗?……疫苗补种那些事,家长看完心里有数。1 补种疫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未按照推荐年龄及时完成接种的18

    2025-04-25 15:53:00
  • ‌全国预防接种日:带状疱疹“防大于治”,慢病人群接种疫苗安排上

    “门诊上有一位7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本身他有周围神经病变,得了带状疱疹之后,疼痛的症状非常明显,导致患者难以入睡,其他并发症也更显著。”在“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主题科普采访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姜雅秋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

    2025-04-24 16:42:00
  • 济源市第一幼儿园豫港分园:书香润童心 阅读伴成长

    【来源:济源网】在温暖的四月,世界读书日翩然而至。为了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感受阅读的魅力,养成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济源市第一幼儿园豫港分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诚邀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一同参与,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幼儿园在四月上旬开展了亲子自制绘

    2025-04-23 20:38:00
  • 潮评丨接送孩子被收取停车费,为何会引发大量投诉?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图源:解放日报据上观新闻报道,最近,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大量家长们的投诉,称学校门口路段被划设为智慧道路停车场,由探头监控收费。接送孩子若把车停在路边,哪怕只停个几分钟,也要被收取停车费,这让家长们无法接受,一些停车乱象也随之产生。校门口该不该划分停车位,要不要对

    2025-04-22 14:52:00
  • “追高”热潮下的冷思考:科学管理身高,避免过度焦虑

    新华社周五下午一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身高管理及生长发育门诊外早已坐满了等候的家长,嘈杂而略显闷热的场景,不由得令人有些焦虑。“孩子已经6岁多了,身高才114厘米,这可怎么办?”一位带着孙子来就诊的爷爷,一手攥着病历本,一手拉着孙子匆匆走进诊室,声音里带着急切。近日,记者发现,很多家长们开

    2025-04-19 1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