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未完成使命的“金星使者” 流浪53年后回归地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9:42:00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5月10日,一个在太空流浪了53年的人类探测器回归地球。

据央视新闻消息,俄新社10日称,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

1972年,苏联发射了一枚前往金星的探测器“宇宙482号”,但它因故障未能飞出地球轨道,从此在太空中流浪了半个多世纪。根据欧洲航天局(ESA)的最新数据,该探测器在2025年5月10日北京时间下午坠入印度洋海域。封面新闻获得消息,目前,我国科学家也在对其进行监测。

据太空安全公司 Look Up Space 2025年4月的数据,人类累计已发射超过 1 万个航天器进入轨道。它们中,有的尚在执行任务,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太空……而“宇宙482号”,就是那颗未完成使命的探测器。

尽管尚未在宇宙中一展身手,“宇宙482号”也终将成为人类航天历史的一部分。“其残骸可以作为实物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航天技术水平、设计思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航天历史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10日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

金星使者-宇宙482号模型 图据欧洲航天局

未完成使命的“金星使者”

1961年至1984年,苏联共向金星发射了28个探测器,其中既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的。“宇宙482号”探测器,又名“金星9A号”,便是一枚未能完成使命的“金星使者”。

这是一个漫长的关于宇宙冒险的故事。1972年3月31日,“宇宙482号”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由闪电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原计划向金星投送着陆器,在金星表面进行一套复杂的科学测量,包括对金星岩石的研究。但由于火箭末级发动机因计时器设置错误而提前关机,导致其未能脱离地球轨道。

“宇宙482号”由主舱和着陆器组成。其主舱在1981年就坠入大气层,而其重达约495公斤的着陆舱自任务失败后就一直环绕地球运行。在53年的时间里,“宇宙482号”在地球周围孤独飞行,其轨道在大气阻力的缓慢作用下逐渐衰减。随着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进入高峰,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地球高层大气受热膨胀,大气密度增加,使该探测器轨道衰减速度加快。截至2025年5月初,它的轨道变为远地点约334公里,近地点约150公里的椭圆轨道,并且正在以每天远地点下降约12公里、近地点下降约1公里的速度迅速衰减。

坠落后它会被烧毁吗

人们关心的是,这颗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探测器,坠落后会被烧毁吗?庞之浩解释说,大概率不会。

“宇宙482号”探测器整体重约1180公斤,其中着陆舱重495公斤,是一个球形压力容器,为了抵御厚重的金星大气层,配有隔热罩和高强度热防护系统。“它原本是为探索金星而设计,金星表面大气压力是地球的近百倍,当它重返地球时,其热防护系统能够承受重返地球时的剧烈燃烧而不被烧毁,可能会像载人飞船返回舱那样经受高温灼烧后降落。”

孤独飞行53年 靠什么能量?

“宇宙482号”如何能够在宇宙中飞行53年?它靠什么能量飞行?孤独飞行中,它做了什么?

“它靠惯性作用飞行。”庞之浩解释,由于火箭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的“宇宙482号”进入了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2735公里的大椭圆形近地球轨道。在太空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等外力作用,它依靠发射时获得的初始速度产生的惯性,在地球轨道上持续飞行。“其次,它受地球引力影响,使它围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不至于飞离地球引力范围。”

在飞行过程中,“宇宙482号”没有主动的能量来源来维持其飞行。它原本携带的电池等能源,主要是为探测器上的科学仪器和控制系统供电,用于在正常任务期间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运行等,但由于任务失败,这些能源早已耗尽。

在孤独飞行的53年里,“宇宙482号”实际上并未进行任何实质性的科学探测任务,只是作为一个太空垃圾在地球轨道上漂流。

坠落后 它还有没有研究价值?

坠落后,“宇宙482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着陆器重约495公斤,设计用于承受金星表面460℃高温和90倍地球气压的极端环境,其钛合金外壳等材料具有很强的耐高温、高压和抗腐蚀性能。这些材料在经历了53年的太空环境后,其性能变化可为研究长期太空环境对金属、隔热层等材料的影响提供珍贵样本,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材料在太空环境中的老化机制,为未来航天器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另外,它在太空运行的53年里,经历了各种空间环境,如高能粒子辐射、微流星体撞击等。通过分析其表面的痕迹、损伤情况以及内部可能残留的物质,可以了解太空环境对航天器的综合作用,这对于评估太空环境风险、改进航天器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其轨道衰减和再入大气层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轨道力学和再入物理现象。科学家能通过对其再入时间、轨迹、速度等参数的监测和分析,验证和改进轨道预测模型、再入动力学模型等,提高对航天器再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为未来航天器的返回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宇宙482号’是人类航天历史的一部分,它见证了苏联早期金星探测计划的尝试和挫折。其残骸可以作为实物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航天技术水平、设计思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航天历史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庞之浩说。

一颗人造卫星再入地球大气层 图据 欧洲航天局

那些与人类失联的飞行器,现在都怎么了?

和“宇宙482号”类似,那些和人类失联的飞行器,现在都怎么了?会不会变成太空垃圾,有没有可能炸毁它们?

庞之浩解释说,那些与人类失联的航天器通常有几种归宿:一是继续在轨道上运行。“一些失联的航天器由于自身动力系统故障、通信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无法再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有效通信,但它们仍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运行。”

它们中的少数失联航天器有可能坠入大气层烧毁。“部分失联的近地轨道航天器会因大气阻力等因素逐渐衰减,最终坠入地球大气层。在坠入过程中,大部分飞行器会因与大气的剧烈摩擦而烧毁,只有少数残骸可能会落到地面。”

第三种可能是有的空间探测器会在其他星球表面着陆或坠毁。“对于一些前往其他星球的空间探测器,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失联,可能会在目标星球的表面着陆或坠毁。”

总之,这些失联的航天器大多会变成太空垃圾。当它们失联后,就不再执行任何有效任务,并且可能会对其他正常运行的航天器构成威胁。然而,我们一般不会选择炸毁失联航天器,因为要准确击中并炸毁太空中的航天器并非易事。

“它们在太空中处于高速运动状态,位置不断变化,需要精确的轨道计算和先进的拦截技术才能实现,目前的技术水平还难以保证能够可靠地完成这一任务。”另外,实施炸毁行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研发和发射专门的拦截武器或航天器等,所以不值得。还有,炸毁航天器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形成更多的太空垃圾,对其他航天器的安全构成更大威胁。最后,在太空中进行炸毁飞行器的操作可能涉及国际法规和伦理方面的问题,未经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合法授权,任何国家或组织都不能轻易采取这样的行动,以免引发国际争端和不良后果。

相关文章

  • 未完成使命的“金星使者” 流浪53年后回归地球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5月10日,一个在太空流浪了53年的人类探测器回归地球。据央视新闻消息,俄新社10日称,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1972年,苏联发射了一枚前往金星的探测器“宇宙482号”,但它因故障未能飞出地球轨道,从此在太空中流浪了半个

    2025-05-10 19:42:00
  •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央视新闻)

    2025-05-10 18:35:00
  • 见证荣耀!蔡旭哲二度“飞天”归来 家人为祖国航天科技点赞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梅胜 李珊珊 见习记者 张正阳)4月30日中午,位于河北深州的蔡旭哲家里挤满了人,大家聚在一起,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

    2025-05-01 11:35:00
  • 大股东多方位支持,万科一季度营收近38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程雪溶 深圳报道4月29日,万科发布2025年一季报。在各方及大股东强有力的支持下,万科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推进改革化险与融合发展,今年一季度,万科实现营收近380亿元,销售近350亿元,回款率超过100%,完成超1万套房屋高质量交付,一季度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并完成大宗交

    2025-04-30 11:19:00
  • “数字+文旅”, 福州烟台山有新玩法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文 记者 蔡凯/图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即将在福州开幕,“数字+文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昨日,记者探访福州仓山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在这里,“数字+文旅”融合创新与百年建筑交融,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活力。富有历史韵味的沉浸式元宇宙走进爱国路2号(原美国领事馆旧址),戴上MR设

    2025-04-28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