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律师详解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撤签程序违规,拟争取全美禁止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40:00    

负责此案的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负责人朱可亮团队在当地时间15日下午向加州地区法院提交了希望中止全美范围内上述签证撤销的“临时禁止令”申请动议,并随后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该起诉讼的来龙去脉及其背景。

提供证词留学生的中国籍比例超9成

朱可亮介绍,4月7日,有移民律师联系了他,提到有一些留学生的签证被无故取消。随着更多案例的出现和对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朱可亮及其团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来应对。随后,他们迅速联系了一些受影响的学生,选定了四位原告代表,并于11日完成了诉状的准备,向加州联邦法院递交了立案申请。

朱可亮介绍,此次诉讼代表的是四位来自美国四所不同大学的原告,但事件的影响波及面非常广,可能会影响到成百上千名留学生,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留学生。

“由于单个留学生打官司存在来不及、负担不起或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到一个覆盖全国的禁止令。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向法院证明该问题对全美范围内的留学生都有影响,从而促使法官发布不仅限于这四位原告而是针对所有受影响留学生的禁令。”朱可亮说。

过去几天,朱可亮团队收集了美国媒体对学生签证被取消的新闻报道,从中筛选出可靠的信源整理后提交给法院。同时,他们在留学生群体中发起了号召,邀请受到相同影响的学生提供书面证词。仅上周末,就收到了大约五六十名国际学生的信息,其中有36位提供了书面证词,涵盖了美国各地30所不同的大学。在这36份证词中,约有30份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其余来自伊朗、印度等地,表明此问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涉及整个在美留学生群体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留学生的比例不合理地高,超过90%。尽管印度留学生在美国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甚至超过了中国留学生,但在实际接触到的签证被取消案例中,受影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中国留学生,只有1份收到的书面证词是印度学生的。”朱可亮说。

朱可亮分析认为,这种情况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可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动机,旨在制造一种恐惧氛围,迫使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

“我接到过一个电话,有一个纽约的中国留学生说自从收到通知以后,他已经在公寓里待了一周多都不敢出门,因为他怕出门就会被美国官员给递解出去。”朱可亮说。

另一位学建筑设计的原告因为失去了学生签证身份,面临无法在下个月如期毕业的严重问题。

历史上,美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地取消学生签证的情况。最相近的两次情况是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和“9·11”事件后,美国曾出现过对留学生的大规模调查。但即便是当时,美国政府也没有采取直接取消学生签证的做法,而是给予了学生解释的机会。但朱可亮指出此次事件缺乏提前通知与解释机会,违背了美国宪法规定的正当程序原则(due process)。

学签被撤销原因缺乏标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留学生的签证被取消?根据现有信息,取消的原因多种多样,似乎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表示要依据某些法律理由取消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学生签证。据《纽约时报》报道,约有300多名学生因此受到影响。然而,在朱可亮接触到的案例中,似乎与此无关,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并不关心此类政治议题,且美国政府并未明确说明取消签证的具体理由。从现有的原告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显示出执法过程中的不精确性与不合规范。

“即使是非常轻微的违法行为,如超速驾驶或酒驾,也可能成为签证被撤销的理由。有些案例中,学生曾有过被逮捕但未被定罪的记录,还有学生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朱可亮说。“在提交书面证词的30多名学生中,专业分布广泛,有学多媒体、音乐、电影、政治学的,什么都有。”

目前,朱可亮的法律团队正全力以赴准备案件材料。“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依然保持乐观态度。毕竟,司法往往是维护基本价值观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在面对行政权力滥用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这也彰显出美国司法制度在保障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竭尽全力,期待司法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朱可亮说。

此次留学生签证大范围被撤销或许并非孤立事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贸易战全美开打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际已经扩散至其他多个领域。彼时起,中国学生赴美难度增加已初见端倪。

2020年7月,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宣布暂停发放网课学生的签证。同年特朗普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即所谓“10043号行政令”。该行政令取消了10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的签证,宣称是为了防范技术转移风险。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后不久,曾有部分美国议员提出议案试图阻止中国学生获得留学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不仅针对留学生,还对许多大学及律所施加了压力。截至2023-24学年,中国学生在美人数仍达27.7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是美国高校经费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尽管近年来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中国依然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许多专家都指出,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演化的背景下,若将中国留学生普遍与“国家安全风险”联系起来,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原则及其全球吸引力构成长期挑战。(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 互不相让!特朗普对欧盟加码关税要价,欧盟准备第三轮反制措施

    随着8月1日这一关键节点的临近,美国威胁对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已不足两周,但美欧谈判陷入了僵局。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加大了要求,要求在与欧盟的任何协议中,最低关税为15%到20%。在此前的数周谈判中,双方始终在维持多数商品10%最低关税的基础上进行磋商。此外,

    2025-07-20 18:03:00
  • 伊朗议会:恢复与美核谈需满足先决条件

    伊朗议会16日说,伊朗不会恢复与美国中断的核谈判,除非对方满足伊朗提出的先决条件。这是6月24日在伊以停火协议生效后拍摄的伊朗首都德黑兰街景。新华社发伊朗议会当天通过官方媒体发布一份声明,重申对伊美核谈的立场。声明说,美国把谈判当作“欺骗伊朗”、包庇以色列突袭伊朗的“工具”,伊美对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2025-07-17 12:13:00
  • 4:0,王楚钦战胜张本智和,夺得WTT美国大满贯男单冠军

    北京时间7月14日,WTT美国大满贯2025男单决赛,王楚钦4-0战胜张本智和,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王楚钦张本智和此前报道:北京时间7月14日上午10点,王楚钦对阵老对手张本智和。这是他俩职业生涯第14次对决,争夺WTT美国大满贯的男单冠军奖杯。从数据上来看,此前两人的13次交手中,王楚钦11胜2负。

    2025-07-14 11:14:00
  • 美国肯塔基州枪击事件造成2死3伤 凶手被当场击毙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纽约7月13日电(记者夏林)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13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两名女性死亡,另有三人受伤,凶手被警方当场击毙,作案动机尚不清楚。列克星敦警察局局长劳伦斯·韦瑟斯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时许,一名州警正在布卢格拉斯机场附近路段执勤,其携带的扫描设

    2025-07-14 09:05:00
  • 美国加码“关税施压”策略伤及自身 招致多国强硬回击

    央视网消息: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持续释放混乱信号,不仅伤及自身,更招致多国强硬回击。美国加码施压正在产生哪些破坏性影响?来看相关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以“关税施压”强化影响力美国加码“关税施压”策略,以经济手段强化美国影响力,并迫使贸易伙伴在多项政治议题上让步。美国总统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受审为

    2025-07-13 1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