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4月1日电(记者董博婷、于也童)“生命·希望——2025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4月1日先后在沈阳西郊卧龙墓园和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礼堂举行。记者从活动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过705万,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8万余例、遗体捐献6.3万余例、角膜捐
转自:千龙网昨天(18日),本市10家医疗机构加入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网。其中,北京佑安医院成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网区域中心,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合作中心及协作伙伴单位,分级协作、共同推进本市器官捐献工作深入开展。佑安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也于当天成立。相关负责人
在天津“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科研团队,正通过细胞培养和3D打印技术,让肝脏、心脏等器官在培养皿中“生长”,为人类健康探索新路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这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里,科研团队已经能“制造”肝脏、心脏、肾脏、肺脏、皮肤等五种生物人工器官。
衰老,一种涉及全身多器官、多重生物学层级的复杂退行性演变。我们的身体机能究竟如何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衰退?各器官系统是否遵循统一的衰老节律?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论文,为衰老机制研究带来颠覆性突破。蛋白质稳态失衡与血管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