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运辉、涂文华报道:“卢支书,我家秸秆拖不动,能不能帮我一下?”近日,记者见到刚从“小坪工业园”回来的卢小勇,裤脚还沾着些许工地尘土,还没坐下手机又传来村民大爷的求助。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抹了把汗,转身又奔向田间——这是武宁县澧溪镇小坪村党支部书记的日常缩影。

武宁县澧溪镇小坪村
从企业家到“跑腿支书”的蜕变之路
2017年,澧溪镇党委发出公开选拔培养后备村干部的通知,正在采石场指挥生产的卢小勇接到了人生中特殊的一个“订单”。“青年不仅为自己,更要为家乡人。”老支书的这句话,让这个年产值数百万的企业老板做出了惊人抉择:将事业交给合伙人,自己通过组织程序以村级后备力量扎进小坪村。
彼时的小坪村,算是“一穷二白”,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村集体收入和集体产业都几乎为零,自然村矛盾纠纷不断……卢小勇认为,要想改变,先改变思想,换好村“两委”“领头羊”。
2018年村“两委”换届,这个总在田间地头现身的“跑腿干部”以高票当选,2021年更是全票当选。村里老党员饶清华至今记得,卢小勇刚上任就开始走访所有村组,跑遍县直相关部门,“不是在村民家房前屋后唠家常,就是在跑资金、跑项目的路上”。
他的“跑腿”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前有什么表格要写,都是把群众喊到村委会来问,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有时间需要几天时间办完。我发现之后觉得效率太低了,就骑车挨家挨户跑,两小时就办完了。”卢小勇认为,做群众工作要主动出击,只有走出去,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基层干部就应该是‘服务型’,我们搭建‘村民议事点’,就是为了畅通群众意见建议,主动为老百姓服务。”采访时,卢小勇对记者说。

卢小勇(右一)正在接受采访
治理“笨办法”: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多次
十余年前,小坪村第十一自然村处在大山深处,因交通不便,后经搬迁被打散融入其他自然村中,但耕地仍在。十余年来,原地村民一直想要修路,便于机械出入,恢复耕种。但此路涉及多个自然村用地争议,一直僵持不得解决。
对此,卢小勇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调解办法。“我的办法就是调解过程中,村民说话时,绝不插嘴;听完后,先‘背对背’分别交谈的方式,并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探讨;最后通过‘邻里感情’、法律条文等多方理由来劝解。”卢小勇笑着说,多数矛盾很难一次就调解完成,还得充分发挥村干部勤跑腿的主动服务性。“我做调解就是‘笨办法’,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多次,以真心换真情,没有什么矛盾调解不成。”
任职村党支部书记7年以来,他无数次奔走于各村组之间,坚持“村民事村民议商量办”,通过以“党员与村民面对面”形式,在小坪村村民议事点集中议事,最终村民代表们都在协议书上按下手印。2024年10月通车那天,不少老人看着水泥路老泪纵横:“这把年纪还能回到祖地,真是太好了!”如今,昔日的荒地重焕生机,成为乡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卢小勇遇到在集镇上采购的老人,主动邀请上车回到村里
采访过程中,村民吴大娘告诉记者:“村里的事,我们都要给卢支书面子。他调解纠纷不偏不倚,办起事来比自家儿子还上心,这样的真心换真情,谁不认这个理?”多年来,在留守老人鄢大娘家,一把小竹凳是卢小勇固定座位。老人患病时,卢小勇主动担起了照顾的责任,被老人认作“干儿子”;村民猪圈被拆,他立马选出新址并为村民向上级申报新建审批手续;村民申办慢性病证不了解政策,他亲自带着村民去职能部门……村民称他是“跑腿支书”,他却说:“政策红利就该主动送上门。”

小坪村一次性筷子加工企业正在生产作业
能跑能规划 用企业家思维做大村集体产业
面对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卢小勇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只有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才能让小坪村的群众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
4月17日下午,记者站在三层村委会办公楼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卢小勇告诉记者,“要发展,村部要建,村貌要改,村集体产业要有。”
“我在开办企业的时候,锻炼出的最好能力就是能跑,能规划。”卢小勇笑着说,他到了村委会后,好像一下专业对口了。2018年以来,卢小勇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带着村“两委”成员先征地,再四处奔走,“化缘”建设资金,一路建起了村部大楼、三个标准化厂房和修通诸多条村道。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58万元。
“搞经济要算动态账。”面对初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们的质疑,卢小勇说,他带着账本挨家解释,厂房既能收租又可做抵押,产业链还能解决就业。如今,厂房建成后分别租赁给一次性筷子加工企业和酿酒企业,为村里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达4000元/月,村民也把厂房建成区戏称为“小坪工业园”。
自2018年以来,他向上争取资金,对10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新修建4.5公里水泥路,实现了村里“组组通”,新建群众活动广场4处、改建人饮水井5座、新安装路灯60多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改善生产条件,实施高标准农田600余亩,维修水库2座,新修建和改建水渠、堰坝15余处,新建机耕道2000余米,让农业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卢小勇表示,小坪村前期通过贷款投入的建设资金现已全部还清。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发挥好“跑腿”能力,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加大村集体产业投入,做好招商引资事宜。
这个“跑腿”村支书,正用脚步跑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记者手记:
调解纠纷时宁跑多趟不争一句,服务村民时主动上门不拖一刻,发展产业时算长远账不算眼前利……看似“笨办法”,却是总能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是“跑腿支书”卢小勇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智慧。
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育儿养老、邻里矛盾等问题千差万别,有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质,有的则是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不可能做到“一键化解”“一招通吃”,需要的是基层干部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武宁县澧溪镇小坪村党支部书记卢小勇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协商机制,用实践证明,走到群众身边、发现问题本质,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的“笨办法”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看似“笨办法”,实则真功夫,是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随着基层治理越来越精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唯有身到心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缩短“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才能最大限度发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