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芳菲四月天的时节,漫步于宁陕县太山庙镇油房村,樱花树整齐排列、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庭院靓丽舒适,这座静谧的小山村被特色鲜明的墙绘、精致装扮的亭台、五彩缤纷的彩桥点缀着,百姓或话家常或忙碌劳作,这些“小而美”的存在,展现出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高颜值”画卷。

近年来,太山庙镇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突出党建引领和群众参与,创新“抓点成线、以线带面”工作模式,通过拆除私搭乱建、清“四乱”等整治措施,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23年以来,集中投入资金对G345国道过境段植绿补绿,大力整治国省干道沿线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全面提升集镇风貌,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符合整体美学格局、展现地域独特人文元素的观景平台和旅游打卡点,促进人居环境全面跃升,镇、村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乡村宜居、典型引领”当示范。“我们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原来又脏又乱的农村环境成为过去式,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两旁的樱花行道树,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居住环境一下变得不一样了,谁不夸咱农村美!”说起村里的整体变化,双建村五美庭院示范户杜子刚说道。
示范带动。坚持“点上抓示范、面上促提升”一体推进,充分发动群众,持续打造家风美、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绿化美“五美庭院”。以“全域花谷建设”为契机,动员群众动员100余户群众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服务、小田园等特色庭院,利用房屋周边空闲地种植蜂糖李果树600余棵。各村利用红黑榜、荣誉榜以及道德评比机制,累计评选出50户五美庭院示范户,给予一定鼓励激励,让群众向典型看齐,做到比有标杆、学有内容、赶有目标、超有劲头,引导群众培养“要我干”转为“我要干”的主动意识,积极种植花卉,美化房前屋后,开展个人卫生、家庭院落的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提升,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动起来”到“热起来”的发展态势。
系统治理。按照“先净、后美、边整治边巩固”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各村条件不同,采取分类推进、全域提升的方法,梯次推进“三拆三清三提升”工作,最终达到全域提升。破解面广人散整治难题,选取以新矿街道、长坪街道、双建街道三个集镇街道和G345国道过境段为重点,集中力量装扮绿化、打造小景观,建成绿化带3千米,绿化美化村庄道路10余公里,着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精彩、面上精美的乡村风貌。破解庭院卫生整治难题,针对少数群众卫生习惯差的问题,以靶向施策实现精准治理,落实全镇88名党员干部包户机制,由党员干部督促指导群众打扫好个人庭院卫生,其中1000余户群众主动改善家庭卫生,展现良好居住环境;破解农村脏乱差难题,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机制,在全镇范围内设立72个垃圾集中存放转运点,投放垃圾桶670个,及时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确保用好用全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做到收运及时、处置规范。

齐抓共治。始终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网格员、护林员、护河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作用,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制定“一户一策”整治措施,让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角”,确保镇域人居环境整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以善治理,打造和谐”当标杆。太山庙镇坚持和美乡村建设“塑形”与“铸魂”统筹推进,提升群众参与度,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党建引领激活力。以“党建+”模式大抓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动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2023年以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65次,覆盖党员干部6435人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队伍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服务1500余场次,以常态化走访、检查和提醒促进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全员参与聚民力。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到户,带领全镇156名保洁员、护河员、护路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卫生打扫,垃圾捡拾,河道巡查,森林防护等工作,带动群众广泛参与7000余人次,群众筹工筹劳完成自家屋前屋后改造,清理乱堆垃圾600处,拆除乱搭乱建、残垣断壁、违规广告525处,清理柴草杂物、乱排乱倒、乱堆乱放920余处,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当家人”,逐步形成“户户为阵地、人人都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局面。
创新载体树民风。在全镇建立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为一体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打造清廉机关和申报双建村、太山村“清廉村居”创建,发挥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意识,树立文明新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营造人居环境整治浓烈氛围,形成强大合力。
“宜居宜业、富民增收”促发展。“以前街道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现在不仅砌了花坛,还栽种了月季等花卉,春天来了,花卉相继开放,走在街上的行人多了,外地自驾游的人也在这里纷纷驻足,我食堂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琴亮人家农家乐的负责人说道。
太山庙镇始终坚持宜居与宜业联动发展,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生态文旅+和美乡村”融合发展。以“子午古道”为魂,精细谋划观景打卡项目,串点成链,修建打卡点8处,积极打造“最美自驾月太路”,为游客提供更多可观可看可游玩的景色。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全域花谷”建设,沿G345国道两侧种植樱花树3000余棵、可用地带全面播撒格桑花种1.5万平方米,河边、坎边、山边可视地带栽植樱花小苗1500余棵,边角地块见缝插花2000平方,栽种月季等各色花卉4000余株。通过花卉种植、花卉培育及花卉景观打造,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和谐乡村。
(通讯员 郭璐霖)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