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农村“五治”|花溪区:“村寨管家”引领移风易俗 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55:00    

移风易俗是提升乡村文明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组建“村寨管家”队伍,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引领村民逐步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如今,“村寨管家”这一文明实践品牌也成为花溪区乡村文明建设中的名片。



“马上清明节了,咱们去山上祭祀,不要烧纸,注意安全,一定要文明祭祀。”清明节即将来临,谷蒙村“村寨管家”霍美欣和队员们正挨家挨户提醒村民注意用火安全,倡导文明祭祀,让绿色、环保、安全的祭祀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谷蒙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组建了一支由镇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寨老、环卫保洁等多元力量构成的“村寨管家”服务队。服务队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深入村民家中,宣传农村“五治”的相关内容,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村民黄小琼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红白喜事,他们都会上门来做宣传。以前办红白喜事大家都喜欢攀比,花费也比较多;现在好了,有他们的宣传和引导,大家都理性对待,有了改变,不再盲目跟风,既节约了开支,也减轻了负担。”



此外,谷蒙村积极推进垃圾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宣传引导、设施完善等举措改善村庄卫生,合理规划清理道路与房前屋后,让村容焕然一新。同时,利用闲置农房打造“村寓”,盘活资源、吸引游客,增加村民收入。如今,谷蒙村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整齐有序,处处彰显文明和谐。


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章振玉表示:“下一步,谷蒙村计划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化活动、强化监督管理和推动产业发展等举措,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稳步迈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不仅在谷蒙村,如今花溪区各乡村皆已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乡风。村民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也跃上新台阶。村庄环境愈发整洁有序,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睦。截至目前,花溪区已成功打造谷蒙村“村寨管家”、山王庙村“红色物业”等多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品牌。


花溪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海军说道:“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花溪区特色,持续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我们今年准备打造‘文明课堂’‘八个有礼’的文明实践品牌,其中就有‘乡风有礼’,提高人民群众对文明新风的知晓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黄 雷 陈百舜

编辑:文卓異 叶 槐

责编:陈 萌 

审核:曾 昕

终审:谢 涛

相关文章

  • 阳信:盛唐夜市狂欢周 点燃文旅消费新活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 为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带动旅游消费。8月26日,阳信信城街道举行的“乡村好时节 游购乡村”盛唐夜市狂欢周文化活动持续进行中,成为夜间街头一道充满烟火气息与文化味的亮丽风景线。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沉浸式文艺演出轮番上演。现代

    2025-08-28 12:41:00
  • 芙蓉国评论:学习“感动” ,但不止于“感动”

    周思艺春华秋实,感动依然。近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岳阳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东烈士获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他的故事,字里行间皆是赤诚与悲壮,直抵人心、令人感动。而这份触动不应止于片刻的哽咽,更应镌刻为心中的丰碑,指引我们在修己向善的路上,步履铿

    2025-08-26 10:25:00
  • 重庆工商大学暑假组织7千余名师生赴渝贵川开展社会实践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1日电(记者 肖江川)记者近日从重庆工商大学获悉,2025年暑期,该校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建167支社会实践团队,共70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联合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谋

    2025-08-22 10:22:00
  • “感悟思想伟力、用艺凝聚力量”红色音乐课堂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走进金沙路街道

    近日,由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红色音乐课堂”走进金沙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以艺术为媒介,将深刻的思想伟力融入旋律与歌声,在街道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中激荡起澎湃的精神力量。课堂上,老师以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为背景,深入解析了经

    2025-08-15 16:42:00
  • 花几百万建新公厕,领导来了才能用?工作人员:村民素质不高

    据央视新闻7月20日消息《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相关话题今早冲到热搜第二一边是崭新的公厕“铁将军把门”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建好的公厕为何长期大门紧闭?新厕锁门 旧厕熏人稷山县农村出现高标准公厕

    2025-07-21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