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农安县伏龙泉镇福增永村驻村第一书记姜闯:执初心之笔,绘振兴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02:00    

2021年6月,农安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姜闯踏上了农安县伏龙泉镇福增永村这片土地,成为驻村第一书记。近4年时间,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望。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福增永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刚来到村里,多户村民就向姜闯反应,福增永村自成立以来,始终都是土路,村民出行时非常不便,想卖点农作物和蔬菜的村民开车要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侧翻或者趴窝。因为路不好走,村外做小生意的也都不愿意进村来。而村集体收入也无力承担修路费用。



姜闯介绍说,他用一周的时间,帮助修好了路,解决了这个困难百姓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走访的时候,村民经常问到我,姜书记,我们这个路,太艰苦了,什么时候能完善一下,我当时答应百姓,要完成屯村路东西两条干线,长度2.195公里,解决百姓出行难的困难。"

在不断完善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姜闯还时刻挂念着脱贫户的日常生活。赵新华今年70多岁了,两个儿子身体都有残疾。之前家里是木头门,一到冬天就漏风。姜闯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更换:"窗户门坏了,是第一时间需要帮助的,大冬天特别冷,眼看门窗漏风,我个人出资,把门给他们换了。"

走进赵新华家的小院记者看到,房屋已经更换了铁门,虽然屋外的风很大,但室内非常暖和。赵新华感慨的说,这些年姜闯经常为他送来米面油,协调相关企业赞助帮扶:(村民)"姜书记来了以后,门安装上了,道也修了。"(姜书记)"有事和我说就行,我这边也方便。"

姜闯经常说,为村民服务,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要赢得大家的信任,走进他们的心坎就需要踏踏实实为他们多干事,干实事。当地村民多靠种植养殖、打工赚钱,在养殖业方面,去年,姜闯帮助村民魏国志家,销售大鹅700多只,增加收入7万多元:"带养殖户销售大鹅,养殖800多,我协调帮助他们销售700多只,销售额7万多元,鼓励他们多养鸡鸭鹅。"



对于姜闯的帮助,魏国志非常感激:"养秋天这一场,卖鹅的时候,帮我不少,书记做的很到位。"

这几年,姜闯还协调“爱心大篷车”公益活动,免费义诊、捐赠中心小学书包100个,慰问老党员、脱贫户、五保户、低保户,为村委会购买10套办公桌椅及制作党建宣传材料等。



姜闯坚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履职尽责,充分展现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接下来,我会把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完善,要想富先修路,把路修好,才能把经济资源引进来,产业对接我们村,养殖业会有一个好的销路,让百姓出行得到便捷和方便。"

记者:姜雪

编辑:焦中可

责编:陈险峰、江莉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

相关文章

  •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电力安全进农村 筑牢电网防护网

    为加强农村电力设施保护,提升群众安全用电意识,筑牢电网安全防线,4月20日,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韩城市金城区山底村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向村民普及电力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知识,营造全民护电的良好氛围。活动现场,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力微信群、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村

    2025-04-24 19:53:00
  • 基层治理36计丨武宁县“跑腿支书”用“笨办法”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李运辉、涂文华报道:“卢支书,我家秸秆拖不动,能不能帮我一下?”近日,记者见到刚从“小坪工业园”回来的卢小勇,裤脚还沾着些许工地尘土,还没坐下手机又传来村民大爷的求助。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抹了把汗,转身又奔向田间——这是武宁县澧溪镇小坪村党支部书记的日常缩影。武宁县

    2025-04-21 13:49:00
  • 拉伤发烧都得坚持 “减肥训练营成了魔鬼训练营”

    “看!我们的学员多投入,夏天就快到了,赶快加入我们,动起来!”4月16日,北京某减肥训练营里,一场直播正在进行,工作人员一边浏览弹幕一边激情解说,直播的画面里是做着动作喊着口号的教练和前排的“优秀学员”。没有完全进入画面的,还有四五十名身形各异的学员,他们跟着教练的指令挥手、跑跳,可没多久,就有人跟

    2025-04-21 08:04:00
  • 减肥训练营成了魔鬼训练营:拉伤发烧都得坚持 住宿环境差饭难吃

    “看!我们的学员多投入,夏天就快到了,赶快加入我们,动起来!”4月16日,北京某减肥训练营里,一场直播正在进行,工作人员一边浏览弹幕一边激情解说,直播的画面里是做着动作喊着口号的教练和前排的“优秀学员”。没有完全进入画面的,还有四五十名身形各异的学员,他们跟着教练的指令挥手、跑跳,可没多久,就有人跟

    2025-04-21 07:46:00
  • 小西瓜种出乡村振兴“大文章”!“太平宝”年产值超10亿元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济南报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4月19日,“黄河新动能·沿黄共未来”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太平西瓜种植基地,高温棚里生长的“太平宝”西瓜已成熟,长势喜人。“太平街道年产西瓜约14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我们不断推动‘太平宝’西瓜提质增效,以小西

    2025-04-19 2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