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松 崔力

发布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7月17日市政府召开的重庆市反诈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人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苏阳和重庆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严寒冰介绍了金融行业防控电信网络诈骗的措施和成效。
阻断涉诈资金转移通道
银行管控可疑账户5.99万户
人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苏阳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牵头组织金融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部署,不断完善金融行业风险防控和责任追究机制,联合市反诈中心对2家银行涉案账户增长过快的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导。持续开展涉案账户倒查和存量账户清理,今年上半年,对1.34万户涉案账户开展逐户倒查,对7.08万户关联账户开展延伸排查,管控可疑账户5.99万户,有效降低了存量账户的涉诈风险。

苏阳。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同时,严格贯彻落实“资金链”精准治理要求,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健全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匹配账户功能,合理约定账户非柜面交易限额。
还积极开展不精准管控排查,避免出现不精准管控措施影响公众正常使用账户的情况,积极推动“白名单”客户和账户快速解控机制建设,及时纠正非柜面限额设置过低等问题。今年上半年,各银行新建账户风险监测系统或新增监测模块69个,监测发现并管控可疑账户112.57万户,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此外,银行与公安机关持续深化警银协作,引导督促银行机构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参与数字化“行业治理平台”建设推广,加大数据共享融合,进一步为“资金链”治理工作赋能。
今年以来,诈骗分子唆使受害人去银行柜面取现后转移现金的情况更加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各银行机构加强与属地公安机关协作,提高涉诈取现处置时效。
银行网点也加强了业务办理中的反诈宣传提醒,主动引导市民朋友提升反诈意识,避免财产损失。
此外,各银行还组织对公安机关通报的数十起损失金额超百万元的大案开展复盘倒查,并对公安机关认定的电诈惩戒对象,按照《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相关要求开展金融惩戒,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清理涉诈电话卡76.9万张
重庆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严寒冰介绍,重庆通信管理部门狠抓源头治理,强化技术反制,加强反诈宣传,全力开展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强电信业务实名登记管理和涉诈异常电话卡处置,今年以来清理涉诈高风险号卡76.9万张,1-6月涉案手机号卡数量同比连续下降,总体同比下降了48.37%。

严寒冰。记者 崔力 摄
同时,组织基础电信企业通过闪信方式免费向用户对境外来电(短信)进行提醒,并提供统一短信代码、客服热线等便捷渠道,贴心引导用户按需求关闭境外来电(短信)接收服务,目前我市已有1101.12万用户关闭该项服务,占用户总量的23.83%,有效切断境外诈骗引流路径。
今年以来,拦截诈骗呼叫4620.97万次,配合公安机关处置涉诈号码26.8万个,向公安机关推送涉诈预警信息102.18万条,用科技力量织密反诈防护网,助力公安机关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发布会上,严寒冰还向市民推荐了工信部推出的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
一是“一证通查”服务小程序,用户可通过小程序查询名下移动电话卡数量和互联网账号注册情况,防止个人信息被冒用办卡或注册账号。
二是“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小程序,用户可通过小程序举报涉诈线索、查询识别涉诈网站风险。
三是“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公众号、视频号,用户可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及时了解反诈科普知识和最新反诈资讯,快速辨识各类诈骗风险。
原稿点击:权威发布|管控可疑银行账户、手机号!我市严打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产业-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