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媒看重庆|这一领域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 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0.38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2:10:00    

作为中国西部制造业重镇,重庆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制造业体系完备。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过去两年,重庆汽车产量稳居全国前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成为当地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之首。

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正经历着怎样的转型?

走进长安汽车全域5G数智化工厂,一幅未来工业图景跃然眼前:800余台智能化设备高效协同,1400余台工业机器人精准作业,420余台智能AGV物流车穿梭自如。在这里,每53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25个应用场景、70多个工位部署的AI视觉检测系统,为每辆新车提供全流程品质保障。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经理 吴克志:我们把所有的自动设备全部联网,我们所有的指令都是通过数字化的系统下发的。我们原来的设备维护人员,全部变成多种功能的复合体,不像原来修硬件的只负责修硬件,做软件的只负责软件,我们几乎所有自动工作站都设了机台长,负责设备高效运行。

毕业于长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魏松就是一名机台长,他告诉记者,自动化的生产线需要的不再是拧螺丝的腕力,而是对智能设备的驾驭能力。记者采访前,他刚完成一次紧急故障排除。

生产线在升级,产品也在迭代。目前,长安汽车已实现全系车型100%智能网联。今年底,其飞行汽车项目将迎来试飞。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飞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从传统的机械工程、汽车设计,转向掌握软件、算法、自动驾驶、AI、电子等跨学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长安汽车电气调试工程师 田钭:更多的是从机械精通,到智能化新能源以及网联化结合在一起,所以对我们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为应对人才结构化矛盾,以长安汽车为例,企业目前已制定完2026届校招计划,将持续增加智能化、新能源、软件等核心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引进,招聘规模预计提升30%以上,拓展20所以上相关专业高校。

对接人才“智变”需求

产教融合再升级

长安汽车数智化转型中人才的“智变”需求,正是整个重庆乃至中国汽车产业链升级的缩影。如何精准培养出能匹配企业需求的“数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实效又该如何加强?

走进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的实训中心,记者看到的不是一间传统教室,更像是一个微型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基地。

眼前这四代智能网联汽车都是师生们自主研发的:从仅能实现在校园内部自动驾驶的车型,到依托长安汽车开源数据开发的最新车型,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汽车产业技术迭代的轨迹,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学习、参与前沿实战的绝佳平台。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 叶勇:我们以具体的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来培养,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感受第一线项目,保证我们知识点储备紧紧贴合企业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市场竞争力更强。

主动适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变革需求,去年,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对原有汽车营销、汽车智能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专业进行了战略重组,组建了全新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群,并重构了知识结构。

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学校还创新性地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各个专业群,对标产业最前沿技术,以具体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职业岗位模块”,由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完整的能力培养链条。适应产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设置“职业拓展模块”,打破专业壁垒,支持学生通过“微专业”等形式自主定制学习路径,真正实现“专业可选、课程可选”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 聂强:比如说,智能网联汽车涉及车路云网,我们是做了微专业模块,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让我们的学生在培养过程当中更多通过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真实的生产线,学校还与长安汽车合作,试点了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同学们在实战中锤炼技能。在长安汽车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几名学生就深度参与了新车型的自动化测试任务。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学生 何乐:我们在这边为期半年的实习,会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在这儿我们能实际看到,包括实验、测试,还有相关硬件的工作,我学到了更多的偏向于产业更实际的一些技能。

长安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装调工程师 蔡渝东:让学生提前和产业端紧密贴合,知道产业端需要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和技能。

目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与多家头部汽车企业都建立了深度的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双方的合作已从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延伸至协同开展真实产业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牟亮 凌敏 詹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 即发集团不用一滴水染出筒子纱

    ■ 编者按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以及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即发集团不用一滴水染出筒子纱8月22日,即发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车间,听

    2025-08-30 05:53:00
  • 天悦康康周年庆:爱,与健康同在

    天悦康康的诞生,源于一个关于"爱(AI)"与"健康"的梦想。时间拨回到2016年,一群怀揣梦想的人相聚一起,开始探索AI分析与健康数据的奇妙结合,畅谈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好的投资就是为自己的健康投资”,正是这份对健康价值的深刻理解,天悦团队确立了目标明确的愿景:"天悦SKYHI,致力于为用户打造

    2025-08-29 00:04:00
  • 洗碗机能效水效新国标发布

    记者8月2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新版洗碗机能效水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此次修订发布的标准,在技术要求、指标分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提高能效水效准入要求,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上一版相比,技术指标更严格,更节电节水。以能容纳16套餐具的洗碗机为例,新版标准1级耗水

    2025-08-27 10:37:00
  • 重庆工商大学暑假组织7千余名师生赴渝贵川开展社会实践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1日电(记者 肖江川)记者近日从重庆工商大学获悉,2025年暑期,该校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建167支社会实践团队,共70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联合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谋

    2025-08-22 10:22:00
  • 喷射UHPC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座岩洞储氢项目

    记者:方天威 通讯员:金浪近日,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SUHPC)新技术,在国内首座岩洞储氢硐室项目——湖北大冶岩洞氢储能系统的隧洞初期支护工程中成功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岩洞储氢工程在关键结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

    2025-08-19 1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