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前脚刚官宣扩围,后脚就传来新动向。
5月8日下午,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相继公告,拟以自有资金设立全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前者初始注册资本150亿元;后者注册资本100亿元,暂定名“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本次投资均尚需取得有关监管机构的审核和批准。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这是自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官宣AIC扩围至全国性商业银行之后,第二、第三家明确动向的股份制银行。在此之前(5月7日晚),兴业银行已公告获准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这是全国第六家获批的AIC牌照,也是首家由股份行设立的AIC。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是指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主要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直以来,银行系资金规模庞大,且具有“耐心资本”的天然属性。但出于风险防控、稳健经营等多重考量,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开展股权投资。
2018年6月,原银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提出银行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实施债转股,应当通过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转让债权,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
随后,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获批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
2021年11月,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鼓励AIC在业务范围内,在上海依法依规试点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业务。银行系AIC作为耐心资本,开始在发力科技金融领域被市场寄予厚望。
此后,AIC试点持续扩容。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宣布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限制,并将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合肥等18个城市;2025年5月7日,宣布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河南某国有创投机构人士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各地AIC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时间并不长,但千亿级耐心资本的放大效应正逐步显现。对于地方国资而言,银行系资金的引入,可以有效缓解募资难问题,实现央地资金资源联动,进而更好发挥地方国资产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或可更直观体现。仅大河财立方年初统计数据来看,18个试点城市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签约总规模已超4000亿元。各地AIC股权投资基金均由五大行AIC与当地国资联合出资设立,各只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均是当地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截至2024年底,5家国有大行AIC总资产合计达6026.84亿元,净资产1842.83亿元。随着试点持续扩容,AIC对股权投资市场以及科创企业培育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明确提到要有序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这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为更多城市纳入试点打开了空间。
河南已在筹谋之中。今年1月9日,郑州市委金融办在媒体发文称,争取郑州市尽快纳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大力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在郑全面落地。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