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冀观察】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为什么是河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5:59:00    

近年来,河北在算力领域异军突起。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中,河北登顶全国综合算力指数榜首,廊坊市、张家口市更是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中包揽冠亚军。

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传统印象中并非科技前沿的河北,为何能在数字经济的核心赛道上弯道超车?答案藏在政策布局、资源禀赋与产业生态的“三重奏”中。

政策布局:从“东数西算”到京津冀协同的智慧布局

河北的算力产业崛起,首先是一场“早出发、加速跑”的战略胜利。早在2009年,当“大数据”概念尚未普及之际,廊坊便凭借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率先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现为人工智能产业园),开通项目“绿色通道”,携手润泽科技用188天建成创新应用中心。这种前瞻性布局,让河北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提出前,就抢占了京津冀算力协同的高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更为河北注入澎湃动能。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河北积极承接数据中心、算法研发等产业转移。2016年,张家口引入首家大数据企业后,迅速成长为国家级算力枢纽,如今投运服务器达172.24万台,并支撑了“双十一”千亿成交额、卡塔尔世界杯直播等全球级算力需求。

秦淮数据工作人员在总控中心查看设备运行情况。陈亮摄

政策红利叠加区域协同,河北逐步构建起“廊坊—张家口双核驱动、多点辐射”的算力网络,成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动力舱”。邢台目前已成功点亮2000P算力,并将于5月底再建成3000P算力,形成冀中南地区首个5000P算力群。项目二期预计年底前搭建完成10000P算力集群所需环境,支持超100个AI大模型同时训练,可跨区域调度、接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建成长江以北最大的市场化AI算力枢纽节点。

综合算力作为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是加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在算力、存力、运力、环境四个分指标评价体系中,河北均位于全国前列,表现突出。河北在用算力规模达35.2EFLOPS,算力分指数居全国第一。

存力方面,河北存力分指数居全国第四,存储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链生态优势显著。运力虽排名第八,但河北凭借环京区位优势,构建低延迟网络通道,如全国排名前十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已有5家先后在怀来落地,借助延迟低于2毫秒的光纤通道直连北京,高效承接京津冀数据洪流。

2024年,河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多元算力布局、强化智能算力与绿电协同供给、深化行业大模型应用和跨区域合作,构建“绿色集约、自主可控、场景驱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环境基础:资源禀赋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如果说政策是算力发展的“方向盘”,资源禀赋则是河北撬动算力经济的“硬杠杆”。

从地理位置的视角分析,张家口与廊坊均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的核心枢纽位置,具备显著的战略区位优势。张家口市北接内蒙古高原,南抵首都北京,其独特的“三面环山、一面临京”地形特征,为建设现代化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屏障与能源输送优势。廊坊市北接首都副中心,东临渤海湾经济带,南连沧州运河经济区,西与保定主城区及雄安新区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其“五向通衢”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构建区域数据传输高速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家口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焕平介绍,张家口全域年均气温7℃,特别是坝上地区低于2.6℃,空气湿度低、质量好,有利于算力基础设施自然冷却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张家口属风光二类资源区,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4000万千瓦。

阿里巴巴张北庙滩二期数据中心项目。武殿森摄

据了解,中国联通之所以将大数据创新产业园项目落户怀来县,首先看中的是张家口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高耗能设备自然冷却,可节约冷却能耗40%。这种“靠天吃饭”的巧思,让河北在“双碳”目标下占尽先机。

随着河北省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数据中心运营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及人工智能企业等算力相关企业展现出强烈的区域布局意愿。这些企业依托河北丰富的算力资源储备和成熟的产业配套环境,通过规模化部署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借助区域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针对当前发展态势,河北省工信部门已制定战略规划。“未来,河北将推动全省各类算力资源并入全国一体化算力平台,增进算力资源的跨地区、跨行业高效调度,形成京津冀算力一张网;强化算力企业与北京、天津的供需对接,推动京津两地算力需求向河北转移;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产业处处长李剑说。

产业生态:从“服务器农场”到“智算创新雨林”

算力竞争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比拼,更是产业生态的较量。河北的突破,在于将算力从“水电煤”般的公共资源,升级为驱动创新的“核反应堆”。

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双向奔赴,是河北突破的关键,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势能——河钢集团依托算力开发的智能炼钢系统,将单炉炼钢时间缩短10%;携手中国钢研集团,推出一体化生产排程模型,可提升生产效率20%。

这种“算力+产业”的融合,本质上是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重构。目前,河北正在加快雄安数据交易所建设,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支持开展数据流通、交易。

河北邢台太行智算中心机电保障系统。人民网 朱延生摄

“今年我们将立足算力优势和先发抢跑优势,借‘数’发力、乘‘数’而上,加快建设邢台智算产业园,推动数字经济创业创新和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加快构建‘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实现AI赋能垂直行业,大幅提升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冀中南地区数字产业基地,为邢台跨越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邢台市委书记杨猛说。

尽管优势显著,河北仍需应对算力扩张带来的电力压力,未来需进一步推动电网升级与绿电消纳。此外,如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本地算力应用场景(如物流、制造业智能化),将是巩固优势的关键。

河北的转型之路,不仅是资源与政策的胜利,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缩影。从“钢铁巨人”到“算力先锋”,河北正以多维协同之力,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

【记者手记】算力新局下的河北启示

河北的综合算力指数登顶,绝非偶然。它既是政策前瞻性与资源禀赋的化学反应,也是产业生态与区域协同的共生共赢。当“东数西算”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河北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通过差异化竞争,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赶超。

未来,随着“算力+”向制造、医疗、农业等领域渗透,河北需要进一步破解数据安全、能耗指标等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已为河北打开一扇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门后,是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

  • 绵阳发布“标准图谱”,362项标准清单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升级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9月8日,中国科技城绵阳再添产业发展新动能——《绵阳市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地图》在绵阳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正式发布。来自全市20余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质量领军企业的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发布会现场作为聚焦机器人产业痛点

    2025-09-11 11:35:00
  • 贵州农信“ 四聚四抓”支持肉牛产业 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贵州农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5 年 6月末,全省农信肉牛产业贷款余额 373.04 亿元,较2024 年2 月与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支持肉牛产业高质 量发展金融服务协议》时增加66.35亿元,完成协

    2025-09-10 13:09:00
  • 济南市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暨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工作研讨会召开

    为精准掌握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暨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工作研讨会,总结基础数据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工作难点堵点,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处介绍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基础数据(含土地利用

    2025-09-08 18:43:00
  • 以“智”取胜培育竞争新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其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颠覆性技术,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025-09-06 06:30:00
  • 【2025数博会】“金融行业数据标注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交流活动

    8月29日,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执委会、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承办的2025数博会“金融行业数据标注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交流活动举行。活动中,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金融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现状等,探讨建设路径、技术挑战与行业协同机制,共促金

    2025-08-31 0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