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联合主办的大模型金融供需对接会近日在雄安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省已在钢铁、化工等26个领域开发292个垂直大模型。
此次对接会以“金融赋能大模型 协同共促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金融深度融合,缓解大模型企业资金压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河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河北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在数字化浪潮中抢占先机。然而,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大模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落地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压力。
对接会围绕“精准匹配需求、精准链接资源、精准推动落地”这一目标,汇聚了雄安安影科技有限公司、正弦空间(雄安)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同福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有融资需求的大模型企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以及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河北上市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4家投资机构,形成“企业提需求、机构供方案、政府搭桥梁”高效对接模式,为大模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方案。
对接会主要服务对象是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各个企业进行了路演,并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提出了资金需求。
其中,欣润(河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环保领域垂直大模型的早期研发和技术验证,需要资金支持其初步的技术探索和产品原型开发。中优服(秦皇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消防应急大模型,可提供消防作业现场风险识别预警、应急处置及风险研判报告等全流程智能化服务。河北同福共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快消品领域智能经营诊断、决策推理型商业大模型,汇聚了上百个快消品行业专家的经验,形成“分析—决策—执行—优化”的服务闭环。
路演环节结束后,金融、投资机构围绕企业需求,推介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则结合自身发展痛点积极提问咨询,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数字化转型是必答题,金融是赋能大模型产业的关键变量。”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二级巡视员储素敏表示,接下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将持续跟踪对接推动成果落地,确保金融支持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力全省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军
■校对/张斯琪 韩妮
■监制/姚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