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一地回应连续3年开放政府大院给村民晒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13:21:00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晓妍 记者 刘朋飞

近日,河南安阳滑县瓦岗寨乡政府连续3年开放大院,提供给周边村民晒粮,被网友点赞。

6月3日,顶端新闻记者联系到滑县瓦岗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孟课,他讲述,夏收刚至,瓦岗寨乡政府门口就贴起“院内可以晒粮 农机手免费就餐”的横幅。政府大院里外,为村民提供了多处堆放晾晒点,目前,院内广场几乎被占满。3年来,瓦岗寨乡政府共为周边约500户农民解决了晒粮需求。

当地的种粮大户祁自凯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我种了400多亩小麦,就今天的收粮情况来看,大概就是一千二三百斤(每亩),直接拉到乡政府院里晾晒,放心也省心。”

从外地来帮忙收粮的农机手祁运庆说:“我驾驶大马力收割机,从早上六七点钟到晚上七八点钟,割一百亩地,乡政府还帮忙联系活。”

三年已满足500户农户的晒粮需求

顶端新闻:开放政府大院给村民晒粮的原因是什么?

刘孟课:2023年麦收期间,瓦岗寨乡有降雨,由于农村可用于集中晾晒粮食的场地逐渐减少,而夏收时晒粮需求又相对集中,导致一些农民不得不在公路上晒粮,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瓦岗寨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那年开放政府大院供农民晒粮,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并延续至今。

顶端新闻:政府大院晒粮的优势有哪些?

刘孟课:大院晒粮,有效解决了群众“晒粮难”问题,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保障了群众“晒粮”安全,政府院内一直有工作人员值班值守,派出所也在大院门口。还不会影响交通通行,避免粮食在街头巷尾晾晒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这也是对政府大院等公共场所的合理利用。

顶端新闻:大院一般会开放多久?这次会持续多久?

刘孟课:一般会持续到整个麦收结束。本次是5月28日开放的。

顶端新闻:三年来,共满足了多少农户的晒粮需求?

刘孟课:三年共有500户左右的农户前来晒粮。

顶端新闻:夏收期间,为了给农户做好保障,乡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孟课:做好农机收割服务,对在瓦岗寨乡区域内开展作业的收割机,乡农办负责接收并合理安排收割地点,落实收割面积,保证收割费用及时收取等。对急需收割的群众,可随时联系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调派农机。

做好农资市场服务,对乡域内农资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严防假冒伪劣农产品销售;严查收粮点赊欠粮款情况,守好群众的“粮袋子”“钱袋子”。

同时,提供晾晒服务,方便群众更好打场晒粮,保障夏收有序开展。

奋战“三夏”

为农机手提供免费就餐、住宿

顶端新闻:瓦岗寨乡正在奋战“三夏”,都有哪些便民措施?

刘孟课:瓦岗寨乡政府餐厅为所有农机手提供免费就餐服务,在政府大门及路口张贴路线指引图,农机手可根据路线图指引就餐。

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口,我们设置了便民服务站,提供免费矿泉水、医药箱等物品,农机手及农户可随时取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六张床位用于外地农机手的临时住宿,并配备必要生活用品。

顶端新闻:“三夏”生产意义重大,瓦岗寨乡如何做好“服务型政府”工作?

刘孟课:麦收期间,瓦岗寨乡积极行动,成立了“三夏”志愿服务队。不仅对特殊群体开展帮扶工作,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抢收抢打,同时积极协调晒粮场地。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夏粮颗粒归仓提供了坚实保障。

顶端新闻:农机手免费就餐、住宿是今年新增的服务吗?

刘孟课:就餐服务是2023年开院晒粮以来就有的。住宿服务是2024年考虑到农机手需要临时休息、外地农机手住宿困难等问题,新增了此项服务。

我们也将科学合理调配农机,做好跟踪服务,还为农机手提供免费饮水、医疗救助等服务。

顶端新闻:除了乡政府大院,还有哪些区域开放晒粮?

刘孟课:瓦岗寨乡开放全部政府大院、各村村室广场、文化广场等场所,为群众提供摊麦晾晒场地,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打,确保颗粒归仓。

相关文章

  • 芙蓉国评论:学习“感动” ,但不止于“感动”

    周思艺春华秋实,感动依然。近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岳阳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好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东烈士获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他的故事,字里行间皆是赤诚与悲壮,直抵人心、令人感动。而这份触动不应止于片刻的哽咽,更应镌刻为心中的丰碑,指引我们在修己向善的路上,步履铿

    2025-08-26 10:25:00
  • 俄击落乌无人机,一核电站辅助变压器起火

    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据俄罗斯媒体24日援引库尔斯克核电站新闻部门消息报道,俄防空部队当天凌晨在该核电站附近击落一架乌克兰作战无人机,无人机在坠落时爆炸,造成核电站一台辅助变压器起火损坏。俄新社援引核电站新闻部门消息报道说,事件造成核电站3号机组减载50%。目前,核电站和邻近地区辐射水平未发生变化

    2025-08-24 12:19:00
  • 常怀“三种敬畏”(思想纵横)

    来源:人民日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敬畏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敬畏之道的赓续与升华,更蕴含着新时代治党治国的深邃智慧。“三种敬畏”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遵从党的

    2025-08-18 17:54:00
  • 一名党员一面旗 一生戎装一世情——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孙万红的赤子初心

    提起孙万红这个名字。不少人会想起那个在洪水中架起人桥的身影,那个在塌陷坑洞中救人的背影,24年军旅生涯淬炼出的担当,让这位武警老兵在一次次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青海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滚烫的足迹——每一步,都向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危急中的冲锋:身躯架起救命桥24年的军旅生涯,孙万红的军功簿上记着1次二等

    2025-07-28 09:36:00
  • “小个体”带动“大群体” 长沙县六链融合织密联农致富网

    中国日报 7 月 24 日长沙讯 产业兴则乡村活,农户富则根基稳。眼下正是农忙与产销两旺的时节,长沙县青山铺镇以“一米先生”朱柱的示范效应为起点,不断织密联农带农网络,让“小个体”带动“大群体”,让“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共富加速度。共富蓝图“绘得活”“以前守着几亩田,一

    2025-07-24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