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这八戒香耳,我以为是一斤33.9元,结果是250克,只有半斤。”在成都经天路一家全国连锁卤味门店,张天生摇头感叹说有吃不起的感觉。
即使卤味的价格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全国化的卤味连锁头部企业而言,2024年的业绩并不如意。近日,各大卤味企业发布的财报显示,包括周黑鸭(01458.HK)、紫燕食品(603057.SH)、绝味食品(603517.SH)、煌上煌(002695.SZ)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根据财报,在2024年,几大卤味头部企业的门店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记者注意到,紫燕食品和绝味食品甚至不再公布其线下门店数量。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卤味企业要想突破困境,需要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如健康、营养、便捷的卤味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利用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提升销售业绩。此外,还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黏性。”
卤味头部企业陷入困境
近日,几家卤味头部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业绩呈现下滑态势。
煌上煌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低。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032.99万元和4070.32万元,同比下降42.86%和15.99%。
紫燕食品报告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63亿元,同比下降5.28%,归母净利润达3.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扣非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1.28%。
周黑鸭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实现收益24.51亿元,同比减少10.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
绝味食品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49.39%。
周黑鸭方面表示,收益下滑一方面是因经济环境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销售量下降,收益随之减少;另一方面是因集团调整门店策略,合理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一定销售损失。
绝味食品方面解释称:“2024年,在消费偏好理性化、场景化的趋势下,公司积极采取了调结构、促转型、保生产、稳经营等多项措施,虽初见成效,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均有所下降。”
朱丹蓬表示,卤味企业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导致市场饱和度增加,竞争愈发激烈。其次,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口味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部分品牌在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上未能跟上步伐。最后,线上渠道的崛起和新零售模式的发展,也对传统线下门店模式造成了冲击。”
“卤味头部企业近年来业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随着卤味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品牌进入市场,这些新品牌的创新模式(如‘小而美’)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给传统品牌带来了压力。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逐渐偏向健康化、个性化,对于传统的高盐、高油卤制品需求减少。”大消费行业专家杨怀玉表示。
线下门店的收缩与扩张
在成都经天路,短短的1000米道路两旁,就有10余个卤味门店,包括紫燕百味鸡、韩鸭子、久久丫、东北大卤等,这还不包括旁边菜市场的各种卤肉摊。记者注意到,其中有四五家都是今年才开门的新锐卤味品牌。
就在卤味社区门店持续增长的同时,行业头部企业的全国连锁门店却在持续关门。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降至366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837家。加盟店数量从2023年的4235家锐减至3419家,减少816家。加盟模式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1.99%。
周黑鸭拥有门店总数为3031家,其中,自营门店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1440家。2024年的门店总数较2023年减少785家。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6月末,紫燕食品全国门店总数达6308家(不含国外)。至于2024年全年门店总数增减与否,紫燕食品方面告诉记者,2024年财报没有公布,不方便回复。今年一季度,紫燕食品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下降1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1.8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1.8%。
此外,没有公布门店总数的还有绝味食品。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目前绝味食品门店12129家,如果数据准确,意味着从2024年6月底至2025年4月中旬,不到一年又缩水了2840家。据华创证券研报预计,2024年绝味食品净闭店数目或在2000家左右。
就此,绝味食品董秘办告诉记者,没有披露门店总数是一个正常调整,具体原因没有了解到,但是这符合相关要求。此外,具体门店数据以后也不会再披露。“目前全国门店总数还在1万家以上。”其肯定地表示。
即使面对关店的压力,煌上煌方面仍表示,2025年目标围绕经营业绩、门店拓展、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展开,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的目标,并继续推进“千城万店”战略。
周黑鸭方面表示,一方面,对核心市场资源倾斜、低潜市场战略收缩,果断优化门店结构,合理闭店,坚决关闭位置不佳、长期亏损等低质门店,同时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强化营销推广等方式盘活低效门店。另一方面,聚焦存量门店提质,从门店环境打造、产品质量把控、服务流程优化等维度入手,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与口味,持续提升单店店效。
低价卤味抢占市场
打开绝味鸭脖的小程序,定位记者所在成都片区的门店,就会看到黑鸭鸭脖18元/180克,招牌鸭心12元/140克,招牌鸭肠18元/90克,黑鸭鸭掌18元/130克,等等。如果按照斤来计算,鸭肠100元/斤左右,这样的价格难怪让很多消费者咋舌。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卤味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普遍占比70%—80%,极易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朱丹蓬表示,高价格主要取决于卤味企业生产、流通工序的复杂性。“未来如何做到性价比与质价比两者兼而有之,是所有快消品企业都要解决的课题和难题,如果直接To C端的话,价格应该来说还是有松动的条件。”
杨怀玉表示,卤味价格偏高的原因,一是连锁品牌通常在原料采购、加工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这导致了成本较高。此外,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也是其定价较高的原因之一。二是由于成本上升,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维持盈利水平。“如果新兴品牌能提供相似或更好的质量但价格更低的产品,传统连锁品牌确实面临失去部分客户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因此价格敏感性增强。”
记者注意到,一些新兴品牌的卤味价格普遍要比连锁品牌每斤低2—10元。小品牌门店除了销售卤味,还推出了包括肉夹馍、盒饭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此外,盒马也推出低价卤味抢夺社区市场。
为此,卤味头部企业也纷纷推出低价的产品组合,以吸引流量。
“当前卤味市场的竞争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消费者对卤味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还出现了针对特定人群(如素食者)或特定场景(如健身后补充蛋白质)的产品。”杨怀玉表示,“小而美”的品牌往往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供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它们通过社交媒体营销、社区活动等方式建立忠实顾客群,并且利用网络销售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