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考过后,这些重要信息慎“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19:48:00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啦,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也要警惕各类网络安全风险!

近年来,高考相关的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考试甚至造成财产损失。一起来看这份《高考网络安全指南》,帮助大家避开陷阱,顺利度过高考关键期!

个人信息保护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 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 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

正确做法: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高考期间,诈骗分子常冒充“教育局”“高校招生办”等身份实施诈骗,常见套路包括:

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

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骗局2:“奖学金提前发放”

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借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骗局3:“大数据志愿填报VIP服务”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收费提供“精准志愿推荐”,实际是骗钱后拉黑。

真相: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警惕高价“保过”服务!

诚信考试,远离作弊陷阱

警惕“高科技作弊”骗局

❌ 诈骗套路: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小广告等渠道兜售所谓的“作弊神器”,声称能帮助考生“轻松通过考试”。

⚠️ 真相:这些设备要么是骗钱工具,诈骗分子收款后消失,要么是违法器材,进入考场时即被抓,考场全程监控+信号屏蔽,任何作弊行为都难逃监管,不要心存侥幸。

高考作弊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284条,组织考试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考后志愿填报阶段

严防志愿被篡改

账号安全:绑定手机+开启短信验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如“123456”)。

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

识别“野鸡大学”

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

查询方式:通过教育部平台核实学校代码。

心理健康和网络谣言

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

高考前后,社交平台常出现“泄题”“改分”等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焦虑或传播病毒链接。

网警建议:不轻信、不转发,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家长群里的“政策文件”可能是木马

诈骗分子伪造“高考改革政策.pdf”“最新录取规则.exe”等文件,实则为病毒程序。

网警建议:只接收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通知,陌生文件勿随意下载!

高考是人生重要时刻,安全无小事!请考生和家长: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准考证、身份证号。

✅ 警惕陌生电话、链接,所有信息以官方渠道为准。

✅ 志愿填报时做好账号防护,防止被恶意篡改。

✅ 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责任编辑:李京兰

相关文章

  • 考生晒未被录取结果,备注“总分低”,云南大学回应:今年未录取全部备注,告知考生具体原因

    近日,高考招录正在进行中,一网友晒出动态称填报云南大学未被录取,系统显示校方备注为“总分低,录取额满”。该网友动态称“不要我就不要我,何苦要加这几个字羞辱‘本宫’。”今日,相关话题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钱江视频,记者联系上该网友,她说这是自己孩子的志愿填报系统录取截图,截图内容是真的,但她发布截图

    2025-07-22 09:54:00
  • 国台办:“台独”顽固分子谋“独”挑衅、借“独”敛财,被依法惩戒、被舆论揭露抨击,完全是咎由自取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7月16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国台办日前宣布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关联企业予以惩戒,接连有多家媒体揭露沈伯洋两面行径。台安全部门对此称,这是大陆第一次通过“跨境镇压”,直接攻击台特定民意代表,是“踩台湾民主的

    2025-07-16 10:35:00
  • 江西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达!来自清华大学

    前几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本科批次投档情况,这不,一大批录取通知书已经在路上了!7月12日傍晚,清华大学发往江西学子万子睿的录取通知书在北京市海淀区邮政部门发运封车;7月13日上午10时许,录取通知书抵达南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随后发往南钢邮政支局……7月13日中午,南昌

    2025-07-14 11:24:00
  • 言短意长|怎么看大学一次性解聘十名“长期旷工”教师这件事

    大同大学一次性公告解聘十名“长期旷工”教师这件事备受社会高度关注。有网友力挺学校:“长期旷工,当然必须严肃处理。这是基本的劳动纪律。”也有网友责怪学校解聘得太晚了:“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规定:连续旷工15个工作日,即可解聘。为什么你们还要发公告出来?请直接解聘。”还有网友说:“为什么大学这么多事业编居然

    2025-07-13 13:25:00
  • 有编制!副中心这所高校招聘32人!快报名——

    了解到:昨天(7月10日)首都之窗网站发布了北京物资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计划招聘32人~一、招聘计划学校计划公开招聘2025年第三批专任教师31人,专职辅导员1人。(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具体岗位见下表↓↓二、招聘基本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025-07-11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