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基金净值屡创新高,广发杨冬团队的多策略制胜之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2:15:00    

3月,A股和港股市场波动开始加大,不少基金却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净值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杨冬参与管理的广发多因子(002943)表现尤为出彩,截至3月30日,基金自2016年12月末成立以来至今的累计回报达334.69%,年化收益高达19.48%;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有18.72%,超额收益相当可观。(数据来源:wind,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凭借着良好的业绩,这只基金获得了不少机构和个人客户的认可。2024年报显示,广发多因子的持有人户数超过56.79万户,个人持有比例达到83.63%。

在杨冬参与管理的产品中,近期净值创新高的并不仅仅是广发多因子,还有广发价值领航一年(014317)、广发瑞誉一年(014591),截至3月30日,这两只基金近1年回报分别为61.37%和33.15%。

更引人注目的是,杨冬采用“主动+量化”方法管理的广发东财大数据(002802)、广发稳健策略(006780)均在过去一年取得较好的回报。

投向各有不同

策略丰富多样

从业绩表现看,杨冬参与管理的多只公募基金,因产品定位及投资策略不同等原因,近1年回报略有差异,但整体相比业绩基准都有明显的超额。

结合2024年四季报披露的持仓看,杨冬参与管理的产品分为两类:

一类是偏主观基本面研究为主的产品,如多因子、价值领航和瑞誉一年,从持仓看,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轮动特征;前十大重仓股中,单只个股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超过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标的仅供展示,不作个股推荐

另一类是采用“主动+量化”方式打造的Smart Beta增强策略产品,比如广发稳健策略、广发东财大数据。从持仓看,靠前的单个持仓权重超过3%,较为集中,主观色彩较高;其后的单只个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较低,一般为2个点或者更低,配置比较分散,量化色彩较浓。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标的仅供展示,不作个股推荐

除了持仓特点不同,基金经理也在定期报告中清晰地分享了其管理方式的不同。

以广发稳健策略为例,杨冬于2024年1月4日接手管理后,在第一份定期报告里就写到,基于高分红股票基本面的量化打分,动态调整组合的持仓结构。

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基金经理分别提到“利用机器学习因子在红利股票池中挑选标的”“基于景气度因子和价量因子不断筛选被低估的红利品种”的选股方法。

从过往业绩看,广发稳健策略采用“主动+量化”的方式挑选红利主题股票,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Wind统计显示,截至3月30日,这只基金从2024年1月4日起为杨冬所接管,自其任职以来共取得了30.48%的总回报。

这个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杨冬团队“主动+量化”的投资方法。

在大多数投资者的眼里,主动和量化是两座相望不相邻的大山,仿佛总有万千沟壑将两者区隔开来;

但对于从业超过18年、管理组合超过15年的杨冬来说,量化,是一种可以拓宽股票覆盖面、让策略更加多元的工具。

关于量化和主动投资各自的优势,杨冬在2024年4月的访谈中有深入的介绍,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广发基金杨冬团队给出了多策略的答案》一文中了解。

在杨冬带领的团队中,两位研究员均是量化背景出身:一位是陈可,专注于基本面量化选股、擅长多策略融合;另一位是陈伟,专攻Alpha选股及AI算法与投资方向的结合。

主动+量化+AI

提升选股胜率

近两年,偏主观基本面研究出身的杨冬与专攻量化的研究员持续融入、相互促进:一方面,用量化手段来不断验证主动投资策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这也促使团队自身不断拓展“能力圈”,发现更多超额收益。

在杨冬看来,“主动+量化”的本质在于,主动投资是将自己过去的经验不断思考、归纳、提炼、内化,为下一批选股提升胜率;

而量化则可以辅助基金经理将选股的技巧“策略化”——对经验、想法以量化手段客观验证,检验其在市场中的有效性,从而把经验归纳成因子或者策略,再不断进行优化迭代。

本质上,无论是主动还是量化,想要达成的目的一致——皆是构建一个胜率较高的策略,只是两者手中所持“草木”不同,但最终都殊途同归。

而现在随着AI技术的兴起,应用业界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进行更为极致的股票规律挖掘,从而构建更有效的选股策略。

如今,杨冬团队已经构建起覆盖股票分析各维度信息的全流程AI框架, 和他们储备的多因子主动增强方案形成互补;同时,助广发的算力平台快速进行迭代,以保持AI模型的竞争力。

而且,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这套AI框架应用了深度学习方法,24小时不间断地高频训练,充分学习市场最新的规律,自动挖掘选股因子,尤其是在多头选股能力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

下图为广发稳健策略近四个季度前十大重仓: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持仓数据仅供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结合持仓来看,在杨冬接手管理广发稳健策略之后,显著增加了持仓中的港股比重,2024年一季度前十大中即包含9只H股,仅有苏州银行一只A股;

到2024年四季度,前十大中依然保有7只H股,仅有江苏银行、龙净环保、申能股份3只A股。

由于港股红利股的股息率相对A股更高,所以在股价的走势上,也是港股红利的表现更强。

在今年红利股普遍走低的情况下,杨冬重仓的7只港股中仍有5只呈现正收益;

而在其前十大中的3只A股股票中,有2只个股的跌幅也不大,均为个位数,另外一只小幅上涨;这套体系的选股高胜率可见一斑。

“智选”系列基金

打造锐度更高的“矛”

今年以来,以AI为代表的科技股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在成长Smart Beta增强的广发东财大数据之外,广发基金在3月12日发行成立了广发制造智选(023524),并将于4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推出广发科技智选(023647)。

这两只“智选”基金均由杨冬团队管理,其中,广发制造智选(023524)主要在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精选优质个股;

广发科技智选(023647)则是在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高端装备、数字创意等科技赛道上做增强策略。

所谓智选,就是在Beta的基础上进行Smart优化,比如通过不同的策略因子筛选个股,或对成份股权重进行优化配置等等,谋求超额回报。

而杨冬团队的智选系列基金,将主观优选、主动量化、AI量化这三套方法按不同比例融合到一起,“三位一体”维持产品的稳定运作。

为什么要在一只风格增强基金中采用三种不同的策略?相比纯基本面研究的主动权益基金,这种做法有什么优势?

关于这个问题,杨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在主观优选之外,加上“主动量化+AI增强”,能让产品的股票池更深,且具有更高的分散度,有助于提升选股的效率。

那么,不同策略又是如何融合的?杨冬将其拆解为三个层面:

首先,可以将科技板块分为计算机、电子、通讯、传媒、数字创意等不同的细分赛道,主观研究负责把握不同细分子行业的产业趋势,为组合配置提供方向感;

其次,在主动量化部分,团队成员会采用多元化的风格子策略进行均衡配置,通过主动量化手段实现增强;

第三,使用非线性手段,对科技板块的选股池进行AI增强。

通俗地来讲,广发科技智选成立后,将会融合“主观优选+主动量化+AI增强”三大策略,就像一杆“矛”,能以更强的弹性、更高的锐度,加入到对科技赛道的投资。

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趋势升级的行业背景下,以科技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预计会演绎很长一段时间,广发科技智选(023647)这一类“智选”产品,可为投资者布局科技赛道提供便捷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让涂料人更有尊严!吉人智漆设立千万元公益基金

    9月3日下午,上海国际涂料展拉开“钢铁长城 中国脊梁”反内卷公益行序幕,工业漆首发公益·1000万元“吉人天相公益基金”正式揭牌成立。(“吉人天相公益基金”揭牌仪式)当九三阅兵铸就新时代的钢铁长城,9.3上海国际涂料展上人流滚滚,吉人智漆1000万元“吉人天相公益基金”揭开神秘面纱,该项公益基金未来

    2025-09-08 15:42:00
  • 高质量投资行稳致远 【广发严选】南方益稳首日认购火爆

    当前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低、权益市场活跃度显著抬升之际,“固收+”策略凭借对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正汇聚成市场的新共识,并跃升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焦点。顺应这一趋势,由广发银行托管、南方基金作为管理人的南方益稳稳健增利债券基金(基金代码:A类024937,C类024938)今日起正式发行。据了解,首发

    2025-07-28 11:23:00
  • 私募“淘汰赛”加速:年内上百家违规被通报,674家机构被注销!知名私募在列

    每经编辑:肖芮冬随着私募行业的高速发展,行业优胜劣汰节奏明显加快。近期,北京、深圳、四川、海南等地证监局密集出手,对违规私募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不乏知名机构。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已通报上百家私募机构的违规行为,年内注销私募机构达到674家。今年以来上

    2025-07-27 14:37:00
  • 证监会:5万元以内小额遗产继承可免公证

    7月25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额遗产继承程序的通知。此前,要想继承已故投资者的股票、基金等投资性资产,需要提交由公证机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如今,伴随上述通知的出台,如果遗产金额在5万元以内,无需办理公证,第一顺序继承人、公证遗嘱确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可凭借死亡证明、有效亲属关系证

    2025-07-26 17:46:00
  • 钉钉第三次转向

    文 | 定焦One,作者 | 金玙璠,编辑 | 魏佳“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

    2025-07-21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