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任娇 向建华)4月12日凌晨,湖北省研究生样板党支部——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冒着春寒,奔赴荆州区李埠镇沿江村候渡亭码头,参加2025年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由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作为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其种群状况直接反映着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本次放流活动共投放6月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20万尾。
据了解,所有放流鱼苗均经过严格检疫和科学评估,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能够适应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凌晨四点,天还未亮,农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成员们就已整装出发。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场,支部成员们在专家指导下,与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作业,20万尾人工繁育的中华鲟鱼苗被顺利从孵化车间转运至保温渔箱,并安全运送至长江岸边进行放流。尽管江风凛冽、气温骤降,但党员们的热情丝毫未减,高效完成了放流任务。
“作为农科学子,我们不仅要钻研农业技术,更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支部副书记王思婷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次放流活动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今后我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来。”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