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篇妇产科论文中提到男性患者,《中国医药指南》杂志道歉:辞退编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7:24:00    

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在论文中写“男性患者确诊子宫肌瘤”后,又有新的“男女不分”问题论文被曝出。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医药指南》多篇妇产科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在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羊水栓塞、宫颈癌、子宫腺肌瘤。

今天,《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发布声明称,近期该社发表的论文被指出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经核查,个别文章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此次事件发生后,该杂志社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对涉事文章进行全面审查。

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因为该社当时的审稿流程存在漏洞,审核人员未能对文章内容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部分编辑和审核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对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学术出版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称:“对于涉事编辑我社已作出辞退处理。此次学术不端事件,严重损害了我社的声誉和公信力,也对学术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我社对此深表歉意,向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学术界郑重致歉。”

此前报道

多篇妇产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

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在论文中写“男性患者确诊子宫肌瘤”后,又有新的“男女不分”问题论文被曝出。在2018年2月第16卷第6期《中国医药指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 《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的论文,该文竟称男性产妇得了羊水栓塞。

记者在知网查询到该文显示,“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疗出现羊水栓塞的高危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精心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其中,实验组有31例女性患者,有34例男性患者,最小的患者有29岁,最大的患者有49岁,平均年龄为(35.51±3.7)岁。对照组中有32例女性患儿,有33例男性患儿,最小的患者有28岁,最大的患者有48岁。

该文的作者为抚顺市中心医院产科王忠红。记者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护士执业注册信息查询到,王忠红获得了抚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护士执业注册,所在医疗机构为抚顺市中心医院。

文章称,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医药指南》还发表了一篇题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的文章。文中在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中介绍:“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60例(60%)为男性,40例(40%)为女性。观察组中55例(55%)为男性,45例(45%)为女性。”

该文章作者为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智秀峰,于2015年9月发表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

此外,《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刊登的《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显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 22~47岁,平均年龄(34.5±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

评论

学术不端的风刮到医疗界太要命

长期以来,围绕职称评审发表论文的学术不端现象屡见报端,包括代写论文、山寨期刊、版面寻租等。而当这种学术不端的问题出现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领域时,更是给社会敲响了警钟。涉及医疗的学术不端,不仅无法服务于医学发展,而且还会误导后续的研究者,污染学术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种种乱象背后是现实的需求。尽管社会多次呼吁破除“唯论文”倾向,但论文在许多领域依然与人才评价体系紧密相关。对于人才评定,需要把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才的专业特点,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破除学术不端之风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对科研造假坚决“零容忍”,起到举一反三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铲除造假灰色产业链条的生存土壤,从制度改革层面考量,探索建构多元学术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减少学术造假。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官网

编辑:贺靖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

相关文章

  • 南昌:返程高峰车中患者突发疾病 交警鸣笛开道!

    来源|都市现场原创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5月5日上午11时17分正值五一返程高峰江西南昌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塔城中队中队长叶光强率辅警黄玉超、范海龙等人在南昌东高速口执勤时遇一名滴滴司机求助称其来自抚州车上有一名发病患者需要就医但不熟悉路况且担心拥堵希望交警能给予帮助见状,叶光强立即安排黄玉超、范海龙两

    2025-05-06 20:57:00
  • 多篇妇产科论文中提到男性患者,《中国医药指南》杂志道歉:辞退编辑

    继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在论文中写“男性患者确诊子宫肌瘤”后,又有新的“男女不分”问题论文被曝出。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医药指南》多篇妇产科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在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羊水栓塞、宫颈癌、子宫腺肌瘤。今天,《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发布声明称

    2025-05-06 17:24:00
  • 山大齐鲁医院回应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记过、降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月5日发布情况说明称,5日上午,医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因其中提到的“子宫肌

    2025-05-05 21:45:00
  • 江苏疾控提醒

    春末夏初,气温升高,蜱虫也逐渐活跃起来。在这个季节,蜱虫病高发,公众应该如何防范?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主管医师梁姝怡为大家解答。问题1:什么是蜱虫病?答:蜱虫病,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问题2:蜱虫病的临床症状是什

    2025-05-03 11:33:00
  • ‌全国预防接种日:带状疱疹“防大于治”,慢病人群接种疫苗安排上

    “门诊上有一位7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本身他有周围神经病变,得了带状疱疹之后,疼痛的症状非常明显,导致患者难以入睡,其他并发症也更显著。”在“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主题科普采访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姜雅秋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

    2025-04-24 1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