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5月8日讯 据台媒报道,台当局“主计总处”7日公布,台湾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2.03%。其中,食物类涨幅最大,达4.34%。据统计,台湾今年前4个月的平均CPI较去年同期上涨2.15%,超过2%的通货膨胀警戒线。
数据显示,台湾岛内4月份的具体物价,在七大类消费项中,食物类价格波动最大。水果价格仍处高点,由于供应量较少,价格同比增长25.26%;肉价、在外就餐费用和面包等其他谷类制品价格亦分别同比增长4.46%、3.48%、3.38%;仅蛋类价格同比下降9.93%。
对于近期岛内水果价格高涨,台当局“主计总处”综合统计处的曹志弘表示,受到去年台风豪雨的延后影响,岛内蔬菜水果价格均有上涨,以水果批发价来看,2月香蕉、木瓜和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1倍,到了3月初,还没看到明显降价趋势。
曹志弘还指出,虽然排除蔬果以外的核心商品涨幅相对和缓,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外就餐费用,已经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3%,2月在外就餐费用上涨3.14%,房租也上涨2.56%,均呈缓步走扬趋势,加上CPI的368个查价项目群中,近7成上涨,这些因素让台湾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感受依旧深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