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擦边”视频泛滥,谁在将未成年人推向软色情的边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6:51:00    

□唐炎纹(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法治日报》曝光了未成年人“擦边”短视频在部分网络平台泛滥的现象。这些视频中,未成年人穿着暴露、动作挑逗,配合低俗评论。同时,“举牌代跳”等现象也暗藏其中,一些账号明码标价,按需求定制舞蹈、衣着等内容,甚至涉及性暗示成为不良平台吸引流量的工具。这不仅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更对社会风气和网络环境造成极大冲击。

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软色情“擦边”直播会误导他们对性、对身体的认知,使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关注和利益,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身体可以作为博取眼球和牟利的工具,忽视了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真正应该追求的品质与目标。长此以往,未成年人极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将自身价值与外在形象和迎合他人的低俗表演挂钩,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和未来的人生轨迹。

更进一步来看。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应是传播正能量、促进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的阵地。而这种软色情“擦边”直播充斥着低俗、不良的内容,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影响了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使整个社会风气变得浮躁、低俗,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然而,由于网络直播的实时性和多样性,以及未成年人身份难以准确识别等因素,给监管部门对软色情“擦边”直播的有效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导致一些不良直播得以逃避监管,继续在网络上传播和扩散。

面对这一严峻问题,网络直播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同时,平台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的保护措施,如限制未成年人打赏、优化青少年模式等,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软色情“擦边”直播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平台和主播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此外,家长和学校也应承担起教育引导的责任。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开展恰当的性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学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和性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不良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和抵制意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网络环境的净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平台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家庭和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关文章

  • 首项医疗保障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一图读懂→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研制,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医保标准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工

    2025-08-11 09:57:00
  • 人民日报:绝不能任由网暴者肆意横行

    近日,河南周口一名妇产科医生疑因不堪网暴长期侵扰坠楼身亡。家属接受采访称,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成立调查组。相关医疗纠纷责任划分有待进一步查清,相信有关部门会给出明确的结论。从家属披露的遗书和网络平台有关记录来看,该医生生前持续遭网络谩骂、攻击的情况的确存在。网络平台方也发布情况

    2025-08-09 12:55:00
  • 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科创板日报》7月27日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首次展示面向AI时代的产品应用全景图。这套“1+3+N”全景体系,以腾讯自研混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构建了涵盖平台能力

    2025-07-27 10:20:00
  • 每单必保!每人必保!福建省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在烈日下工作、在风雨中奔波,这些年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7月1日起省人社厅等11部门出台《福建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分步骤、渐进式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

    2025-07-17 09:49:00
  • 为蹭流量剪辑视频造谣!桂林一网友被拘

    2025年6月,桂林市公安局临桂分局严格落实公安部净网2025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发现,网民唐某某为博取流量,从网络下载一段上海某酒店多人聚集活动的原始视频,通过剪辑加工在网上发布,从而误导网民认为是聚众开展传销违法犯罪活动。随后,唐某某还在其运营的多个微信视频号上发布该虚假视频,视频经发布后

    2025-07-14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