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汽创智飞行汽车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其自主研发的“江豚1号”飞行汽车验证机成功完成首次公开飞行,标志着我国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迈出关键一步。

“江豚1号”首次亮相即展现其“模块化积木式”技术架构的优势。依托CAIC独创的积木式电子电气架构,验证机可像拼装乐高一样灵活组合动力、飞控、航电、能源等核心模块,实现跨平台、跨构型的快速适配。同时,TSN网络架构的引入,使数据传输延迟降低至微秒级,确保飞行控制指令的精准执行,为多系统协同提供了“高速通道”,也为飞行汽车的大规模量产奠定了技术经济性基础。


在飞行演示中,“江豚1号”的“飞行大脑”成为全场焦点。其搭载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可实时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实现障碍物厘米级定位与动态追踪。当验证机在预设航线上遭遇非合作飞行障碍物时,系统能够迅速完成避障路径规划,执行避让动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此外,飞控小脑通过AI算法实时优化飞行姿态,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均可保持机身稳定,展现了飞行汽车作为“空中机器人”的安全飞行、精准操控能力。
中汽创智此次首飞的另一大亮点是“构建飞车朋友圈”生态战略的落地。基于自主研发的AI工具链套件,为开发者提供设计、仿真到测试的一站式工具包,大幅缩短1/3的开发周期 。同时,公司正在联合高校及产业链伙伴,构建国内首个eVTOL运行数据库,涵盖飞行数据、空域信息、运维经验等全生命周期要素。这一开放生态打破了行业数据孤岛,使企业可实时共享“云端数据库”,加速技术迭代与数据标准制定。


中汽创智CEO谈民强表示,“江豚1号”的成功首飞,不仅验证了飞行汽车从概念开发到工程化的可行性,更为公司2026年全尺寸样机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与行业共同开发共性技术,服务和赋能相关客户,服务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冯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