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8日,第24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在甘肃省兰州市接受培训。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新华社兰州4月12日电(记者任延昕、张智敏)56岁的田永萍边听老师的讲解,边在笔记上写下法语词组:针灸、拔罐……作为第24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的一员,最近她与23名队员一起在甘肃省兰州市接受行前培训。下个月,他们将前往马达加斯加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任务。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大陆东部。从1975年起,甘肃省开始向马达加斯加派遣援外医疗队,至今已半个世纪。
由于马达加斯加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因此在每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的行前培训中,语言培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田永萍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治疗中心的主任医师,这是她自2018年之后,第二次加入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她觉得身为医者,治病救人不分国界,“那里的生活艰苦,但这份事业很有价值”。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李兴祥介绍,由于马达加斯加医疗资源紧张,当地众多患者长期饱受缺医少药之苦。多年来,中国援马医疗队凭借不懈努力在当地赢得良好口碑,患者对中国医生十分信赖。
“很多病人会在中国医疗队驻地医院附近租房子,排队等候医治,这在当地很常见。”田永萍说。
多名受访中国援马医疗队队员表示,援外生活困难不少,但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尊重与友爱,让大家倍感温暖,不少队员多次主动参与援外任务。

第23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成员李永升在马达加斯加为当地患者进行针灸治疗(2024年6月7日摄)。新华社发
与此同时,在位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阿努西亚拉医院,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李永升正作为第23批中国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的一员,执行最后一个月的援外任务。
今年62岁的李永升已是第五次参加中国援马医疗队,累计坚守长达十年,接诊数万人次。“我的职业生涯四分之一时间是在马达加斯加度过的。这里淳朴的民风以及老百姓对中国医生的认可已经成为我的宝贵记忆。”他说。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作为马达加斯加对口援助省份,甘肃在50年间共向马达加斯加派出医疗队23批,近700名医务工作者,在妇产科、骨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领域开展医疗服务。近年来,中国援马医疗队在开展诊疗服务的同时,还通过手术带教、临床培训、科普宣传、慢病筛查等形式与当地开展合作,并建设了中医中心、妇幼健康、呼吸内科等援助项目,帮助马达加斯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如今,更多年轻医疗工作者正在积极投身援外医疗事业。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主治医师王磊是新加入中国援马医疗队的年轻队员。距离出发还有一个月,行李箱里备齐了小型医用耗材,他信心满满,计划将自己擅长的分娩镇痛技术带去马达加斯加,造福更多当地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