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7:26:00    

记者 李春炜

1940年,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进驻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1945年底离开,不仅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更与赤岸村的“房东”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

张五连的爷爷张茂德主动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给八路军住。图为张五连和他的儿子张维科在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旧址。

1945年清明节后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涉县赤岸村的张老汉挑着水桶,踏着晨露来到村东的南瓜地,躬腰查看刚长出的秧苗。眼前的景象让老汉愣住了——垄沟湿漉漉泛着水光,嫩绿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奇怪了!昨天我明明没浇水啊……”他蹲下身,捻了捻泥土,分明是刚浇透的湿润。

这样让他意外的事已不是头一回了。大雨过后,他急着去排水,却发现垄边新掘了引水沟,积水已被疏导走;到了锄草日子,他扛着锄头过去,杂草被拔得干干净净……

“莫非老天爷怜惜俺老两口,派了‘田螺姑娘’来帮忙?”张老汉嘬着旱烟袋嘀咕。儿子参加八路军在前线打仗,老伴病弱在床,这几分薄田是全家的指望。可这背后的帮手,究竟是谁呢?

“田螺姑娘”原来是咱八路军娃子啊

张老汉名叫张二贵,那年清明后的一天,张二贵在村边挖南瓜沟,累得大汗淋漓。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带着两个小战士路过。邓政委停下脚步,关切地问:“老乡,这么大年纪了,干这重活,儿子呢?”“儿子打鬼子去了!”张二贵抹了把汗回答。看着老人疲惫的样子,几个人没再多问,挽起袖子就帮着干起来。没多会儿,一条四五丈长的南瓜沟就挖成了,接着又种南瓜籽儿。日头爬上山尖时,南瓜就全种好了。

因为是“八路军种的南瓜”,张二贵格外上心。然而,浇水、除草……总有人赶在他前头干了活儿,张二贵心里直纳闷。

在一个该追肥的清晨,张二贵特意起了个大早,担着粪往地里赶。晨光熹微中,远远就望见地里晃动着两个人影。他悄悄走近——哎哟!这不就是那天跟在刘师长、邓政委身后的那两个小战士吗?他们正弯着腰,仔细地给南瓜秧施肥呢!

“原来这‘田螺姑娘’就是咱穿军装的八路军娃子啊!”张二贵心头一热,话都哽在了喉咙里。他想,啥样的队伍能对老百姓这样?这才是咱自家的兵!

家家是房东,户户住八路

南瓜熟了,张二贵挑了最大最好的送到司令部。可去了几趟,战士们坚决不收:“八路军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要送,等刘师长、邓政委回来应了再送。”

“村里很多老人都知道南瓜沟这码事。”2025年7月14日,走在赤岸村的田埂上,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讲起这段往事依然十分动情:直到八路军第129师开拔离开赤岸,南瓜也没送出去,这也成了张老汉一辈子的念想。

赤岸村村民都是听着老辈人讲八路军第129师的故事长大的。那时,赤岸村800多口人,腾出了660多间房给将士们。“家家是房东,户户住八路,同吃同住,那份情谊深得很。”张海魁说。

张五连和他的儿子张维科回到老院。

“这是刘伯承师长的宿办室,那间东房是邓小平政委的,我爷爷他们住这两间房……”今年79岁的张五连老人在儿子张维科的搀扶下,指着自家老院子的各个房间说着。

1940年,八路军第129师刚到赤岸村,张五连的爷爷张茂德主动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给八路军住。张家地势高、房子多,至1945年底离开前,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一直在这个老院居住。院子隔壁是张家祠堂,当时是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

自从八路军住进了张家院,小院和以前不一样了。天不亮,院子就被战士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水缸里的水也满满当当……

今年69岁的赤岸村村民郭永海也常听姑姑郭玲娥讲小时候和八路军同住的那段岁月。“我姑那时还小,邓小平夫人卓琳就住在我爷爷奶奶家。她给我姑剪发,还送她书包、纸笔,劝我爷送姑姑上学,空闲时还教她识字。”郭永海说,那时候兴缠脚,是卓琳同志劝通了爷爷奶奶,姑姑才没受那份罪。

水流南山头

八路军第129师的将士们在赤岸村驻扎近六年。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运筹帷幄,指挥了大小战役无数,抗击歼灭了42万名日伪军,收复了198座县城,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同时,帮助根据地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带着乡亲们开出漳南大渠。

1942年到1943年,涉县遭受罕见自然灾害,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几乎颗粒无收。清漳河流经境内,却因无渠引水,百姓只能望水兴叹。郭永海曾听姑姑讲,有一天,她去远处河边洗衣,路上遇见刘伯承师长。刘师长指着河水跟她说:“以后开了渠,洗衣服就不用跑这么远喽。”

今年69岁的赤岸村村民郭永海也常听姑姑讲她小时候和八路军同住的那段岁月。

“把漳河水引上山,那时多难啊!”郭永海说。1943年2月,八路军真带着乡亲们干了起来。为解决技术难题,还专门请来石匠帮忙凿洞。刘伯承和邓小平多次来到工地上,与民工们一道抬石头、垒石堰,与施工人员一起商议解决修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干14个月,清漳河穿石度谷,跃上太行山,蜿蜒20多里,浇灌八村3500多亩旱地。1944年4月,漳南大渠终于通水了!

通水那天,乡亲们欢天喜地涌向渠边。清水淌过干裂的土地,人们眼眶也湿润了。“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质朴的歌谣在山间传唱开来。

“直到今天,周围十几个村,仍靠着这渠水浇地哩。”郭永海望着依旧奔流的渠水,话语里满是感恩。当年的“救命渠”,经多次延伸扩建,灌溉面积达到了2.3万亩,成为滋养一方的“幸福渠”。

今日赤岸村

八方游客进赤岸

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魁说,赤岸村村民都是听着老辈人讲八路军第129师的故事长大的。

八十年光阴流转,硝烟散尽,山河巨变。

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旧址的青砖小院,游客络绎不绝。院内,1941年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亲手栽下的紫荆与丁香,历经风雨,枝干遒劲,树冠如伞。张五连在儿子张维科的陪同下,站在树下,向围拢的游客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游客们凝神静听,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以前只在书本上知道这段历史,今天站在这里,触摸着当年的痕迹,才真切体会到先辈们的不易和今天幸福的珍贵”“这趟红色之旅,让我深刻领会了先辈浴血奋战的精神力量”“没想到历史这么鲜活,革命精神的力量如此震撼人心”……

走出司令部旧址,游客们还会前往村后的将军岭。岭上松柏苍翠,刘伯承、徐向前、李达等八路军第129师将帅和众多英烈长眠于此。刘伯承元帅纪念亭巍然矗立,雕像与纪念碑静静守望着如今欣欣向荣的村庄。

昔日的荒滩之上,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排列成片;苹果、桃等采摘园里,果实累累;红色主题餐厅、赤水田岸农旅产业园、连心巷等特色旅游项目人气十足……这些红绿交融的产业图景,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让赤岸村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热土,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过去是‘九千将士进涉县’,如今是‘八方游客进赤岸’!”站在村口广场,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张海魁自豪地说,红色的精神根脉,已化作乡村全面振兴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带动赤岸村的文旅产业不断发展。未来,赤岸村还将在八路军第129师纪念馆附近建设一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进一步完善红色景区服务功能。

夕阳西下,丁香树影映在司令部青砖墙上。南瓜沟的传说、漳南渠的碧水、紫荆树的年轮,与采摘园的笑语、民宿院的炊烟交织成曲。这悠扬的和声里,有血火淬炼的赤诚,也有青山不负的安宁与希望。

相关文章

  • 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记者 李春炜1940年,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进驻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1945年底离开,不仅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更与赤岸村的“房东”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张五连的爷爷张茂德主动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给八路军住。图为张五连和他的儿子张维科在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旧址。1

    2025-08-13 17:26:00
  • 行进中国丨八十三号村新生记

    远处,塞罕坝林海绿涛翻涌,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近处,蒙古包造型的星空图书馆与白墙灰瓦的民宿相得益彰;推开一家民宿木门,游客们在亭子下纳凉,交流着旅途中的趣事;…………盛夏,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八十三号村,迎来了又一个旅游旺季。八十三号村,这个听起来平平无奇的地名,旧名

    2025-07-25 18:46:00
  • 太猖狂!上海迪士尼突发:抓获33人

    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酒店和玩具总动员酒店的宾客可凭借房卡优先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这是园方给予宾客的福利政策,但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大肆收购甚至仿造房卡,再包装成他们自己所谓的“早享卡”出售给不知情的游客。近日,上海浦东警方捣毁两个假房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3人,涉案金额超30万元。

    2025-07-24 11:07:00
  • 丽江古城收费,网友为何不买账?

    文 | 默 达最近关于古城古镇的争议话题不少,收费问题尤其尖锐。前有江西景德镇市瑶里古镇景区宣布进镇要购买门票,却遭到村民和商户集体抵制,甚至亲自带领游客逃票;后有云南丽江古城维护费新规被网友反讽,又扯出了十几年来景区与游客在收费一事上的种种博弈。不收费,文旅开发不愿意,文保单位表示“压力山大”;收

    2025-07-22 13:25:00
  • 近2000元住一晚海洋馆,门票售罄!这种旅游方式火了

    中新经纬7月19日电 (郑艺佳 王玉玲)晚上在动物园和动物一起入眠是种怎样的体验?暑期到来,比起烈日炎炎下在户外“暴走”,消费者们又找到了“chill”(即放松惬意的状态或氛围)的旅游方式——去各大动物园、海洋公园和博物馆夜宿。夜游项目既能避开白天高温,又能享受无人园区。不少外地游客不远千里赶来体验

    2025-07-19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