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书讯 | 埃及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埃及通史》重磅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2: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玉涵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近日,重庆出版集团·华章同人新书《埃及通史》(全六卷)隆重上市。该书是现代考古学的创始人威廉·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爱尔兰皇家学会会长约翰·马哈菲、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约瑟夫·米尔恩、资深考古学家斯坦利·莱恩·普尔四位重量级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经典之作。

全书共分六卷,第一卷详细叙述了史前时期到喜克索斯王朝的历史,第二卷详细叙述了中王国到新王国时期的第十七王朝到第十八王朝的历史,第三卷详细叙述了新王国时期的第十九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历史,第四卷讲述了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近三百年的历史,第五卷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0年-7世纪前期)的埃及史,第六卷书写了中世纪埃及(7世纪中期到16世纪早期)的历史。

书影

强大的作者阵容

前三卷的作者威廉·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1853-1942)被誉为“埃及考古学之父”,是英国皇家学会成员,是英国第一个埃及学讲席教授,是现代考古学的创始人,他把考古学变成了一门精确的科学。皮特里与妻子希尔达合作勘测、挖掘了埃及许多极其重要的遗址和文物,其中包括吉萨金字塔和麦伦普塔赫石碑。

BBC纪录片《发现埃及的人》这么描述他:“他探索了金字塔,他描述了古埃及人如何生活,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肖像;他确保古埃及的遗产不仅是被廉价出售的,也是可以被解释和被理解的;他彻底改变了我们看待古代世界的方式,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这个人,他就是弗林德斯·皮特里。”

皮特里

第四卷的作者约翰·彭特兰·马哈菲(1839-1919)是爱尔兰古典学家、杰出的莎草纸学家,曾任爱尔兰皇家学会会长,出版过多种有关古埃及历史的著作,还是著名作家王尔德的老师。

马哈菲

第五卷的作者约瑟夫·格拉夫顿·米尔恩(1867-1951)是牛津大学古代史教授、埃及考古学资深专家,曾担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他尤其精通古代钱币史,在钱币史领域著有多种专著。

米尔恩

第六卷的作者斯坦利·莱恩·普尔(1854-1931)是英国东方学家和考古学家、伦敦国王学院古代史教授,在埃及考古学和阿拉伯史领域著有多种专著。

普尔

了解埃及古代史必读

本书讲述了从史前时期到16世纪初的埃及历史。

古埃及依靠尼罗河,古埃及文明跟随着尼罗河的泛滥周期而动。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埃及文明在史前时期就一骑绝尘,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文明,其影响力在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第十八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影响力波及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古希腊城邦。

古埃及文明被我们界定为“四大文明古国”,普通中国人都对埃及文明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是对埃及文明的影响认识还很不够。埃及文明在文化、建筑、艺术、宗教等领域的影响,超出我们的想象。

书影

政治理论家乔治·萨拜因说:“埃及人的思想方式为希腊人创立哲学提供了一个重要且颇具启示性的参照。”甚至有学者认为:西方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以埃及文化为代表的亚非文化。

我们不能说埃及文明塑造了西方文明,但是埃及文明至少深远地影响了西方文明。比如,古埃及人创造了金字塔、方尖碑、神庙等建筑,制造了木乃伊,写出了《亡灵书》,埃及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一神教,今天常用的英语单词paper、Bible、summer都源自埃及语。

但在拉美西斯二世之后,古埃及文明就开始了长期的衰落。后来,埃及被努比亚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或统治过。

图书内页

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本书内容涉及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和宗教史,是一套全方位的埃及史,可以使中国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埃及五千年的历史。全书长达2660页,在同类书中最全面、最厚重。

书中还配有八百多幅精美的插图,包括金字塔、神庙、木乃伊、棺木、方尖碑、石碑、圣甲虫、祭坛、雕像、壁画、城堡、战车、柱廊、钱币、铭文、砝码、印章、水位测量尺、陶器、饰品、头饰和家具,方便读者理解内容,也为内容增色。

除了基于作者们自己的发掘、研究,本书还参考了曼涅托、约瑟夫斯等古代史学家的文献,商博良、马里耶特、马伯乐、列普修斯、布鲁格施、凯尼恩、罗杰斯、萨利、欧曼和戴维斯等埃及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当时埃及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埃及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虽然出版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但因其开创性的贡献和可靠的结论,在今天对普通读者和依然有巨大的阅读价值和参考意义。

图书内页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感悟思想伟力、用艺凝聚力量”红色音乐课堂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走进金沙路街道

    近日,由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红色音乐课堂”走进金沙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以艺术为媒介,将深刻的思想伟力融入旋律与歌声,在街道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中激荡起澎湃的精神力量。课堂上,老师以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为背景,深入解析了经

    2025-08-15 16:42:00
  • 烽火天心阁:从铁血壁垒到文旅新地标|寻访抗战印记 传承复兴力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瑞平 唐江澎 张炎炎一座天心阁,半部长沙史。“从进入天心阁的那一刻,你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7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由长沙晚报记者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寻访抗战印迹小分队由东北门踏入天心阁景区,深入探访这座见证过长沙最壮烈战火

    2025-08-15 07:43:00
  • 海疆寻踪忆峥嵘——“山海寻味”台湾青年交流营威海掠影

    中国台湾网8月12日讯 8月9日至10日,“山海寻味”台湾青年交流营循着海风的指引,踏入威海这片交织着历史厚重与青春律动的土地。从甲午风云的历史回响到公园海景的壮阔,从华工故事的深沉记忆到网红街巷的青春气息,台湾青年在这片海疆大地上,于风雨中触摸历史厚重,在山海间感受温情共鸣。台湾青年参观甲午战争博

    2025-08-12 19:21:00
  • 豆瓣9.5,我赌它还能再火20年

    《亮剑》播出20年后,李云龙带着他的独立团,又杀回来了。 7月3日,国新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温经典”频道将在7月至9月集中展播一批抗战题材经典作品,其中《亮剑》将于9月重播。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为献礼剧的《亮剑》在央视播出即火,凭借13.7%的超高收视率一跃

    2025-07-24 09:36:00
  • 你书我说 寻访名著中的大美江苏⑤①|金陵一隅藏清凉,古意今风共生长

    “一日,荆元吃过了饭,思量没事,一径踱到清凉山来。这清凉山是城西极幽静的所在。”《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中所提到的清凉山,是南京一座富有历史气息的“城市山林”。它静卧于城市一隅,散发着宁静、文雅的气息。清凉山因进门不远处的清凉寺而得名。这里曾是皇家避暑胜地,承载着南京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如今这里竹林

    2025-07-24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