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探访福州预包装食品市场 食品标签有望告别文字游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08:00    

新国标将禁用“零添加”等用语,记者探访福州预包装食品市场——

食品标签有望告别文字游戏

市民选购调味料时“,0添加”商品受青睐。记者 沐方婷 摄

近日,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其中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新标准之一。

3月31日,记者走访福州部分商超发现,“0添加”等用语是不少调味品、饮料等预包装食品宣传的“关键词”,然而随着新国标的发布与执行,预包装食品宣传有望迎来一轮重整与规范。

不少调味品宣称“0添加”

“0添加”“真‘0%添加’”“0%添加防腐剂”……3月31日,在仓山区一超市的粮油调味区,记者看到不少调味品上都标注着“0添加”等用语,尤其是酱油区,更是“0添加”用语的密集地带。货架上,多个品牌酱油的包装上,均有用到“0添加”字样。

而乳制品区部分商品也有类似情况。在一款风味发酵乳的包装正面,不仅标注着“0添加”字样,在其背后的成分标签表上还特地备注着“香精、色素、明胶:0/100g”。此外,拉面、果汁、麦片等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有些也用到了“0添加”等用语。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知名超市卖场,情况也大同小异。

而在一些商超的线上平台,搜索“0添加”,瞬间跳出多条商品信息,除了调味料、乳制品,还涉及多款零食、烘焙面点等,部分商品评价超10万人次,部分线上超市还筛选出“非必要不添加”的商品,并贴上“配料干净”标签。

福州市民叶大姐就是“0添加”食品的热衷者。“平时,也不知道怎么挑选安全健康的食品,现在食品中的添加剂这么多,所以自然就觉得‘0添加’应该会靠谱一些,至于是真是假,我们也没办法验证。”叶大姐的观点,代表了不少消费者对“0添加”的认知。

“零添加”就代表着安全健康吗?事实往往是商家的概念性炒作。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介绍,企业在加工环节往往可以做到不使用添加剂,但加入的各种辅料一般都含有添加剂,部分商家通过刻意宣传,利用“零添加”“纯天然”概念提升产品附加值,以获取市场及额外盈利。

“商家通过放大‘0’的视觉符号,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忽视其他不健康成分,如高脂肪、高钠。”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邱彬表示,例如“0糖”可能仅指不添加蔗糖,但可能含有代糖或其他甜味剂;“0添加防腐剂”可能掩盖了产品本身通过高盐、高糖等天然方式防腐的事实。

“0添加”乱象有望得到规整

为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新标准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设有2年过渡期。千禾味业、海天等多家食品企业均对新规进行了回应,并且表示将按照新的国标要求推进后续工作。这意味着,随处可见的“0添加”乱象也将得到进一步规整。

事实上,消费者对“0添加”的热衷背后,既有商家的营销炒作,一定程度上也有部分消费者对“添加剂”认知的不足。“不少人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没有添加的食品更健康。事实上,不必‘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只要合法合规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福建省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彬红介绍,有些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本身就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存在。

黄彬红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实行全流程监管,添加剂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严格审查,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定期抽检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将面临法律严惩。但她也提醒,要注意区分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例如非法添加物苏丹红、氯霉素等,如果发现食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可第一时间拨打12315进行投诉。

如何科学选购预包装食品?

“0添加”不靠谱,那么消费者该如何健康科学地选购预包装食品?邱彬建议,要关注配料表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警惕前三项出现精制糖、氢化油等;营养成分表重点关注能量、脂肪、糖、钠的含量及NRV%(每日参考摄入量占比);优先选择少加工食品,如巴氏杀菌奶>复原乳。

黄彬红认为,除了要学会看产品配料标签,还要注意均衡饮食,多样化摄入新鲜食材,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新国标在食品标签上也花了心思。根据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以后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同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

最关键的依旧是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加强福州食品安全监管,福州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突击检查企业原料库、调取生产投料记录,核验标签宣称是否属实等措施加强食品添加剂相关监管。2024年,根据市民投票,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对票选最高的“零添加酸奶”“纯天然蜜饯”等12类产品开展监督抽检,结果全流程公开,与市民共筑福州食品安全防线。

专家表示,要让消费者科学认知食品,还需持续科普和沟通。企业也应减少暗示性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降低不必要的市场内卷和食品安全焦虑。(记者 沐方婷)

相关文章

  • 花几百万建新公厕,领导来了才能用?工作人员:村民素质不高

    据央视新闻7月20日消息《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相关话题今早冲到热搜第二一边是崭新的公厕“铁将军把门”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建好的公厕为何长期大门紧闭?新厕锁门 旧厕熏人稷山县农村出现高标准公厕

    2025-07-21 14:15:00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新华社福州7月20日电 题: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新华社记者邓倩倩在福州市中心的安泰河畔,静谧祥和的巷弄里,朱紫坊22号萨家大院饱经沧桑。叩开红漆大门,挂在厅堂里的萨家先烈画像映入眼帘,在我国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的画像旁,悬挂着的是他的侄孙、海军抗日英雄萨师俊的画像。一艘中山舰模型、一枚萨师俊私章,被

    2025-07-21 06:44:00
  • 高温作战真测评②:炎炎夏日,如何安心玩水?丨医本正经

    川观新闻记者 严佳敏 魏冯天气闷热,玩水避暑正当时。社交媒体上,一众“带娃必去”“玩水避暑”清单备受网友关注,清单内既有大大小小的水上乐园,还有不少商场水池、景区池塘、野外溪流。记者随机走进一处市中心的喷泉小水池,看到有不少家长正带着小朋友玩水,记者也跟着下了水,踩在不冰不热的水里,真的特别舒服。几

    2025-07-20 16:51:00
  • 福州黎明湖公园现“红火蚁”?园林部门:系棉红椿若虫,尽快安排处理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罗丹凌“黎明湖公园公厕附近有大量红火蚁!”7月19日,福州市民江女士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她在鼓楼区黎明湖公园散步时,发现公厕附近的地板上聚集着大量红色昆虫,形似网络上热传的“危险生物”红火蚁,希望公园方面能尽快处理。江女士报料的细节图记者随即将江女士拍摄下来的照片发送给鼓楼区

    2025-07-20 06:06:00
  • 湖北鼓励对14周岁以下儿童乘公交地铁免费 相关部门正推进落实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务实有效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对14周岁以下儿童乘坐公交、地铁,以及游览实行政府定价的景区、展览馆、博物馆等给予免费政策。7月17日,经视直播记者以市民身份就该政策的落地情况分别咨询了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和湖

    2025-07-17 1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