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场为期一周的“中国时间”沉浸之旅,让美国高中生惊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1:31:00    

3月30日至4月4日,美国堪萨斯州Ruskin高中代表团与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师生共同度过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时间”沉浸之旅。

工商外设计了系列国际化教学与互动环节,将文化互鉴深度融入技能培养。

学生间“零距离”交流打破隔阂,让美国青年更直观地了解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借助非遗体验、科技探访、职业课堂等多元形式,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潜能与文化底蕴。

为进一步拓展交流维度,4月3日,工商外还邀请12所上海中职校参与当日互动环节。

从非遗体验到江南寻脉——解码东方文化基因

跨越文化的沟通始于非遗活动体验。美国师生身着汉服,在中国伙伴的帮助下系上盘扣、整理衣襟,从服饰形制中感受“衣冠上国”的礼仪之美。茶艺课上,他们屏息凝神,跟随老师完成温杯、投茶、冲泡的全流程,茶香氤氲间体悟“和、静、怡、真”的中华茶道哲学。

舞龙环节,专业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如何操控长达十余米的“中国龙”。中方学生用英语实时指导,美方学生则专注地调整步伐,短短半小时后,数条“龙”已能完成腾跃、盘柱等精彩动作。

在竹竿舞的节奏声里,中美学生喊着口令,失误时的欢笑与成功后的击掌,让竹竿敲击声化作友谊的鼓点。

担任本次非遗活动学生领队的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应用德语专业学生车奕能表示:“美国同学的热情远超预期,他们还主动对比中美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她举例说,美国学生Egypt在体验竹竿舞时发现,这项中国民间活动与美国双绳跳绳(Double Dutch)有相似内核——两者都要求参与者精准踩点、全神贯注。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张栩祺则观察到,美国学生面对陌生项目时展现出惊人的开放态度,“他们敢于试错、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

豫园、朱家角等地的探访,则让美国师生沉浸于中国古建筑的智慧与诗意。走进拥有450余年历史的园林,他们驻足于雕花门窗前,追问每一处纹样的深意:“牌匾上刻着什么字?屋顶的神兽有什么寓意?”负责讲解的同学用流利英语迎接连珠炮式的提问,讲述古人如何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观上海博物馆时,对中国历史兴趣浓厚的同学Jayvion在青铜器前驻足良久,仔细询问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车奕能进一步分享道:“美国同学在活动中展现出了对文化差异的尊重与好奇,他们的真诚互动让我对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责任感。”

从专业课堂到城市街头——触摸中国创新脉搏

在感受了非遗的神韵与江南的底蕴之后,中美师生的关注点也从传统文化向现代科技转移,随即走进专业课堂与城市街头,共同感受中国的科技发展。

电子商务直播课堂上,中美学生搭档组成“国际直播间”,运用此前掌握的专业理论编写带货脚本,并在镜头前自信地推介产品。美国同学举起保温杯,大胆尝试新学的上海话,高声喊道:“老灵额!”评论区瞬间被网友的“Amazing!”刷屏。

走出教室,师生们漫步上海街头,亲身感受科技如何重塑城市生活。在机械臂冲泡的咖啡香气中,看着虚拟主播用多国语言播报信息;在便利店,无现金支付的收款声此起彼伏。这些日常场景中的科技应用,生动诠释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中国城市的毛细血管。

工商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冯志政在交流中分享道,“美国同学对中国科技应用的广泛程度和发展速度感到惊讶,他们改变了对中国的既有看法。”

同样,中国同学也刷新了对美国的认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卞茜倩通过与不同美国城市学生互动,学到了关于美国城市的各种文化知识。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朱卿华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国学生对创新创意的重视。

工商外国际部的老师介绍,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中美民间交流面临挑战,职业教育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实践载体,正成为打破壁垒的关键钥匙——学校间的深度互动能消弭认知偏差,让双方师生真切理解彼此的历史脉络与价值观念,更能通过知识共享与技术协作,为两国孵化兼具本土根基与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从破冰到长效合作——打造职教国际化样本

工商外西班牙语专业的周笑涵作为本次活动主要学生组织者,从筹备到实施全程参与。他表示:“组织大型国际活动挑战与收获并存,需要考虑中美文化差异,确保活动既能展示中国特色,又能引起美国同学共鸣。”他介绍,“在工商外,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培养了我的跨文化领导力、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素养;而与美国同学的日常互动,让我掌握了课本以外的日常表达,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做好准备。”

据悉,工商外自2003年起致力于打造跨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国际化+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的育人模式,与美国、德国、法国、瑞士、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尤其在国际合作中融入数字技术元素,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跨文化交流项目,如丝路电商开放实训中心成为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国际化平台。

工商外国际部主任谭勇在活动总结中分享了美方教育者的反馈。他提到,Ruskin高中校长Ernest James Fields在访沪期间多次表示,此次上海之行与该校推进全球教育战略的目标高度契合。“美方校长特别指出,美方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上海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构建了对中国社会的立体认知,这种跨文化实践是课堂难以复制的。这种交流为建立常态化学生互换机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携手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常态化、多元化的交流是两校共同愿景。”工商外校长冯梅表示,为确保中美互动持续深化,工商外构建多层次长效合作机制:创新交流形式,精准结合美国学生兴趣,融入全球议题激发共同探讨;与美国合作学校设立常态化交流项目,确保活动持续性;完善评估反馈机制优化活动内容;强化文化交流体验并提供语言支持。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俞文达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市教委将持续推进职业院校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期待中美青年通过技术互学与文化共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职教力量。

文字:白羽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新华社权威快报|《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发布

    7月25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发布《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报告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复兴和文明传承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第一”理念,推进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妥善处

    2025-07-25 11:09:00
  • 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发展保障

    着力构建检察公益诉讼自主知识体系,形塑中国特色的检察公益诉讼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检察公益诉讼领域的支撑——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发展保障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

    2025-07-24 15:19:00
  • 大运会:中国队包揽乒乓球女双金银牌

    新华社德国埃森7月23日电(记者季嘉东、韦骅)23日,在莱茵-鲁尔大运会乒乓球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韩菲儿/王晓彤以4:0战胜队友杨屹韵/赵尚,获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事中获得的首枚乒乓球金牌。本场比赛,韩菲儿带病上阵,虽然高烧不退,却丝毫未受影响,正手进攻多次得分。相比之下,对手杨屹韵以切削

    2025-07-24 10:05:00
  • 外资加仓中国,全球资本“再平衡”加速

    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稳步向好,外资持续加码中国资产,A股市场逐渐成为其新的重点布局领域。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球资本正经历“再平衡”过程,外资在A股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

    2025-07-24 06:53:00
  • 中国西电累分红44亿分红率超50% 通用电气持股12年拟减持股价涨停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重要股东拟减持,中国西电(601179.SH)股价反涨停,引发市场关注。7月21日早盘,中国西电高开高走,午后开盘后突然走高,13时11分,巨量拉涨停,成交量19.09亿元,创下2024年11月4日以来的新高。中国西电的股价为何强势?7月20日晚,中国西电公告,持

    2025-07-22 08:53:00